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星宇(设计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星宇,198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期间组建乐队SNP小生物,凭借原创歌曲《雨后的咖啡》获2006年台北大地知音全球华人原创音乐大赛冠军。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录音工程专业毕业后,李星宇分别为范世淇、梁晓雪、张萱等歌手担任专辑制作人,活跃在音乐、动画、电影、戏剧等领域,成为个人风格独特的音乐制作人。2009年与小老虎、雷磊组建跨界团体“嘿乐队”,多次在北京草莓音乐节、西湖音乐节演出,发布反传统概念专辑《嘿!流行音乐》。2010年,参与的配乐动画《这个念头是爱》获渥太华动画节最佳音乐短片奖。2012年,在北京青年戏剧节多媒体戏剧《鲸鱼》中担任主演和音乐制作人。2014年,发布首张个人专辑《鲸鱼马戏团Vol.1》,风格清新而充满想象力。

人物简介

李星宇,1985年生于北京,现为独立音乐制作人及声学空间设计师,并在业余时间担任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外聘教师,以及专业音频论坛——音频应用建筑声学版版主。

他在青少年时期开始迷恋摇滚乐和爵士乐,收藏了数千张打口及原版唱。中学时代,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吉他,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录音工程专业。

李星宇在大学期间崭露头角,活跃于校内外,与好友组建的第一支乐队SNP小生物,凭借原创歌曲《雨后的咖啡》获得2006年台北大地知音全球华人原创音乐大赛冠军。2007年毕业后,李星宇继续在音乐、动画、电影和戏剧等领域探索着,逐渐成长为一名个人风格独特的音乐制作人。由于涉猎范围广泛,他的作品天马行空,形式多样。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李星宇,他是一个“大男孩”,是一个天真而又倔强的男人。他在旅行中寻找音乐创作的灵感,走过许多路,去过很多地方,他的音乐融合了各种文化,没有界限。作为一名专业的录音师,他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有趣而又动听的声音,把这些声音与自己的音乐结合。来自印尼的雨、巴西的公路、风暴之前的海面,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元素也是他音乐的一部分。

李星宇曾经这样谈自己创作的首张个人专辑《鲸鱼马戏团Vol.1》的音乐理念:“从最开始玩乐队,到现在制作个人唱片,我才真正的、慢慢地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大家或许会在我的音乐里找到各自的影子,那些熟知的生活细碎,共同编织起的这个世界。我不大喜欢被贴标签或是被定义,就和我的创作一样,永远不会给自己设定框架。我希望大家听到的是来自一个真实的人说给自己的听,说给每一个人听,与每一个生命所共通的、发自内心的言语。”

作品年鉴

·2009年与小老虎、 雷磊组建跨界团体“嘿乐队”,首张反传统概念专辑《嘿!流行音乐》分别获2011年火星音乐奖及2012年联合国里约20+全球音乐大赛中国区冠军。

·2010年,参与配乐动画《这个念头是爱》获渥太华动画节最佳音乐短片奖,配乐动画《宇宙棉花糖》获2010年北京数字媒体节最佳配乐奖 。

·2011年,担任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最佳新人 范世琪的专辑——《 梦境》制作人。

·2012年李星宇在 北京青年戏剧节多媒体戏剧《 鲸鱼》担任主演和音乐制作人,《鲸鱼》成为此届戏剧节上人气最高的独立戏剧。

·2012年至2013年,李星宇担任华语歌手张萱、 梁晓雪的音乐制作人,分别发行专辑《NO WAY TO BE SAD》、《时间不能解决的事》。

·2013年,“嘿乐队”发行第二张唱片《嘿!运动会》。

·2014年,以鲸鱼马戏团名义,发布首张个人专辑《鲸鱼马戏团Vol.1》。

·2015年,担任恒大音乐周子琰的音乐制作人,发行专辑《路过青春》。并于台湾大陆两地同步发行第二张个人专辑《鲸鱼马戏团Vol.2 Whisper》

评价

李星宇2014年秋天发布了第一张个人专辑《鲸鱼马戏团Vol.1》,这是一张纯音乐专辑,不局限于任何风格。善于创作带有画面镜头感的音乐作品,擅长创作具有画面情感的音乐作品,并善于把控不同的声音空间感。

“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星星,星星的创作、编曲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太过浓烈的痕迹,但有细腻的美感。绝非是小清新作者普遍的寡淡,仔细听他制作的歌,他总是会设计很多的精美铺成在一首音乐里。从他的音乐去揣测,很容易会认为星星应该是一个很浪漫的双鱼男。”

——《文艺生活周刊》2014.12.14

“《鲸鱼马戏团》是一部法国电影的名字,140分钟只用了30多个镜头,讲述小镇上迎来有一条鲸鱼尸体和神秘王子的马戏团的故事。这些冷僻而充满专业性的背景,并没有因此而让这张专辑变得晦涩和难以理解,相反其中的钢琴、叮咚的配乐时而像潺潺流水有《风》略过,也能感受到《冬日之梦》童话般的温馨,《夜空》带来宁静疏朗的清澈,悠远的意境会让人想起宫崎骏的电影。还有应景的《万圣》,文字奇幻的独白勾勒出世界尽头般的冷酷仙境,但和雷光夏的娓娓温情相比,似乎还欠缺一点煽情的火候。”

——《中国日报网》2014.11.03[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