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守中,男,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目录

个人履历

教 育

1999-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工 作

2005年至今,福建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4年8月-2016年8月,挂职延平新城建设指挥部副总经济师、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科技副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委员

研究方向

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种群动力学机制及其模拟

学术成果

论文论著

Wenhao Zhao, Tian Li, Yujie Cui, Jinlu Huang, Hejing Fu, Xianyu Yang*, Shouzhong Li*, 2021. Demographic performance of a pioneer tree species dur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soil erosion area of southeastern China,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32:e01936,

Xiaoning Wang, Shouzhong Li*, Sitong Huang, Yujie Cui, Hejing Fu, Tian Li, Wenhao Zhao, Xianyu Yang, 2021. Pinus massoniana population dynamics: Driving species diversity during the pioneer stag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7:e01593


吉春阳, 冯竞仙, 何云华, 孙小飞, 李守中, 尹云锋. 退化设施蔬菜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无机氮动态[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05): 1575-1582


吴语嫣, 李守中*, 孙眭涛, 杨贤宇, 陈涵睿, 王从容. 长汀水土流失区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动态分析[J]. 生态学报, 2019, 39(6): 2082-2089


王从容, 李守中*, 杨贤宇. 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区不同恢复水平生境内先锋树种竞争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 25(2): 239-245


孙杰,尹云锋,李守中,杨红玉,钟小剑,杨玉盛. 构建生态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 (06): 273-276


Yang Xianyu, Li Shouzhong*, Shen Baocheng, Wu Yuyan, Sun Suitao, Liu Rong, Zha Ruibo, Li Shouli. Demographic strategies of a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response to logging in a degraded subtropical forest in Southeast China[J].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2018, 75:84.


杨贤宇, 李守中*, 宋铁燕, 等. 长汀侵蚀退化区砍伐迹地马尾松种群动态[J]. 生态学报, 2018, 38(9): 3175-3182


刘聪, 李守中*, 王从容, 等.凋落物添加对亚热带水土流失区人工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福建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4): 103-110


孙丽丽,査轩,黄少燕,李守中,陈世发,白永会,张婧,翟少华,常松涛. 不同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05): 18-23


姚冲,黄少燕,查轩,李守中,陈世发,白永会,张婧,常松涛,毛兰花. 暴雨条件下典型红壤区不同恢复方式侵蚀过程与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05): 58-63+70


宁秋蕊, 李守中*, 姜良超,等. 植物叶片养分再吸收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 23(5): 811-817


张欣影, 宁秋蕊, 李守中*,等. 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针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2): 156-161


姜良超, 仝川, 胡敏杰,李守中,周立峰,宁秋蕊,杨贤宇,齐智娟. 河套灌区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对全膜覆盖下不同滴灌量的响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04): 289-297+319.


胡敏杰,姜良超,李守中,周立峰,仝川. 覆膜与滴灌对河套灌区玉米花粒期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12): 3955-3964


宁秋蕊, 李守中*, 姜良超, 等. 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特征[J]. 生态学报, 2016, 36(12): 3510-3517


姜良超,李守中*, 宁秋蕊, 等. 河套灌区不同膜下滴灌方式对玉米拔节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11(2): 22-31


周嘉聪, 陈进斌, 林勇, 李国煜, 李守中. 黑碳添加对土壤碳矿化及有效养分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34(07): 12-16


赵颖, 李守中*, 林培治,等. 长汀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比较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6(4): 432-438


陈金梅,李守中*,林培治等. 桉树与杉木树干液流特征对比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13, ( 1): 6-11


林培治, 李守中*, 赵颖等. 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与芦苇光合特性及适应性研究[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2,(4):45-48


郑怀舟,朱锦懋,李守中等.福建长汀土壤严重侵蚀区马尾松树干液流对台风天气的响应[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1): 13-17


袁红伟, 李守中,郑怀舟, 等. 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J]. 海洋通报. 2009, (6)


李守中, 郑怀舟, 李守丽, 等. 沙坡头植被固沙区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J].生态学杂志, 2008, 27(10): 1675-1679


李旭, 李守中, 杨玉盛. 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09): 75-77


郑怀舟, 朱锦懋, 李守中,等. 长汀水土流失区生长季马尾松树干液流密度特征[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2(2): 21-29


魏霞, 李守中, 郑怀舟, 等. 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在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3(4):130-134


郑怀舟,朱锦懋,魏霞,李守中. 5种热动力学方法在树干液流研究中的应用评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 119-123


S. Z.Li, H. L.Xiao, G. D.Cheng, et al. Mechanical Disturbance of Microbiotic Crusts Affects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 Region of Revegetation-fixed Sand Dunes[J]. Arid Soil Research and Rehabilitation, 2006, 20(1): 61-77


Li S, Xiao H, Li S. Regulation effect of microbiotic crusts on soil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shapotou revegetation-fixed sand dune regions[C]//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05. IGARSS '05. Proceedings.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IEEE, 2005:4443-4446


Liu, L.C., S.Z. Li, T. WANG, Z.H. DUAN and X.R.Li. 2006. Effects of microbiotic crusts on dew deposition during the artificial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Shapotou area,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328:331-337


李守中*,肖洪浪,李守丽,等.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J]. 中国沙漠. 2005, 25(2):228-233


刘立超,李守中,宋耀选,张志山,李新荣.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微生物结皮对地表蒸发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中国沙漠, 2005, 25(2):191-195


赵良菊,肖洪浪,李新荣,罗芳,李守中. 灌水量对土壤水肥分布与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05, 25(2)


赵良菊, 肖洪浪, 刘晓宏, 罗芳,李守中,陆明峰. 沙坡头不同微生境下油蒿和柠条叶片δ13C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05, (05): 747-754


李守中,肖洪浪,李新荣等.半干旱、干旱地区微生物结皮土壤水文学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04, 24(4):500-506


周茅先, 肖洪浪, 罗芳, 李守中, 宋耀选, 肖生春. 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水盐特征与植被生长的相关研究[J]. 中国沙漠, 2004(04): 53-58


李守中,肖洪浪,宋耀选等. 腾格里沙漠人工固沙植被区生物结皮对降水的拦截作用. 中国沙漠. 2002, 22(6). 612-616


参编专著教材

1. 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16,参编

2. 生态学实验与技术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参编

3. 中国沙漠治理与研究50年. 海洋出版社2005年4月.参编

4. 中国水情,开明出版社. 2002年.参编

获奖成果

1. 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级,杨玉盛,李守中,郑怀舟,宋昀,高人,尹云锋,陈松林等,2020年,排名第2

2. 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一流本科课程《生态学实验与技术》,2020年,排名第1

3. 福建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基础生态学》——生态文明社会实践,2020年,排名第1

4. 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李守中、郑怀舟、宋昀、高人、尹云锋等,2019年,排名第1

5. 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生态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杨玉盛,王晓文,李守中,戴文远,尹云锋等,2018年,排名第3

6. 水土流失治理: 从长汀经验到中国行动. 第三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二等奖,2017年, 指导老师

7. 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创新性人才培养团队,福建省五一先锋号,杨玉盛,曾从盛,王晓文,李守中,陈松林等,2016年,排名第4

8. 构建“全过程-分阶段”科研训练体系提升地理学理科基地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陈松林,谢锦升,林芳,李守中,陈兴伟等,2014年,排名第4

9. 方高校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 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从盛,王晓文,杨玉盛,李守中,陈松林等,2014年,地排名第4

10. 中国科学院“地奥”奖学金,2003年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638),南方丘陵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种群动态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2020年1月-2023年12月, 58万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0633),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区先锋种群维持机制,2015-2018, 78万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0672),基于IPMs模型的马尾松种群动力学机制研究,2013,15万

4. 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项目(40301020),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结皮的生态水文功能研究,2004-2006,20万

5. 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060390185),南方花岗岩山地退化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2006-2008,5万

6. 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J0347)亚热带花岗岩山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2007-2009), 4万

7. 主持福建省公益类项目(2011R1037-3),基于IPMs模型的格氏栲种群动态与机制研究,2011-2013,9万

8. 主持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B10039),马尾松种群动态与机制研究,2011-2013, 1万

9. 主持福建省科技特派团项目,2万

10. 参加国家863项目子课题(2013AA102904-4),国家地面灌溉作物生境过程水肥联合调控技术,2014-2018,50万(课题骨干)

11. 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第二课题(2014BAD15B02),强度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2014-2017, 625万(课题骨干)

12.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第三课题(2017YFC0505403),不同侵蚀立地植被恢复与复合生态林业关键技术,320万。(课题骨干)[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