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佃来 |
李佃来,男,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基本内容
中文名:李佃来
学位/学历:博士
任职院校:武汉大学
职业:教师
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
人物经历
2002年留校任教,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借调于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2012年3-4月于中共中央党校学习,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期间也前往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一)国外马克思主义。涉及到从生成于20世纪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 到当今美国马克思主义的众多流派和人物,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与范式等。在哈贝马斯、葛兰西、美国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发表哈贝马斯研究的多种著述,连续承担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追踪项目“美国马克思主义前沿追踪”,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进展保持跟踪研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涉及到从马克思史前史到马克思哲学史、从19世纪哲学史到20世纪哲学史等多线索的内容,在青年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要从政治哲学的逻辑视角和逻辑主线来解读或者重新解读马克思、列宁以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并在理论与现实坐标系下观照当代中国改革的社会实践,以及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形态。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有多种突出成果发表,在理论界产生很大影响。这三个研究领域并不是彼此外在、相互隔离的,而是在逻辑和内容上紧密结为一体。例如,国外马克思主义是被置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结构中进行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也一定延伸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结构中才得以完整呈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没有从哲学史中分离出来,相反一定要有一个哲学史的框架才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考究政治哲学的内容。
学术兼职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
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外审专家,
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审议组成员,
荣誉称号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
湖北省“七个一百”宣传文化人才入选者,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
主要论著
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与现实》、《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等多部专著与译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学术月刊》、《学术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河北学刊》、《江汉论坛》、《东岳论丛》、《求是学刊》、《人文杂志》、《社会科学辑刊》、《武汉大学学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1]被各大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以及《学术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丛》等广泛转载、收录或者论点摘编,其观点被广泛引征。
参考文献
- ↑ 李佃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问题,河南日报官方网站,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