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启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启平
朱启平
原文名 qipingzhu
出生 1915年11月
中国上海
逝世 1993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记者
知名作品 《落日》
《大户人家办喜事--共和党第24届代表大会》
《伟大的平凡》

朱启平(1915年11~1993年),原名朱祥麟,1915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盐。著名的新闻记者,1945年9月2日,朱启平作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目睹了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全过程,当即写下长篇通讯《落日》[1]。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4年盟军开始反攻,他向报社领导胡政之建议:应派记者于世界各大战区,亲临其境,向中国人民报,此文发表后,反响强烈,这是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此文现已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由于他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杰出记者。"

人物简介

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一二九运动爆发,为参加学生运动,他弃医改读新闻。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他辍学南下,后转到复旦大学。之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两年。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4年盟军开始反攻,他向报社领导胡政之建议:应派记者于世界各大战区,亲临其境,向中国人民报报道战况。1945年9月2日,朱启平作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写下大量通讯。抗战胜利后,朱启平奉派赴美国任驻美特派员兼驻联合国记者,其间写了《大户人家办喜事--共和党第24届代表大会》等不少精彩的通讯。 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虽然他的两个弟弟均在台湾政界和商界身居要职,他却毅然偕妻子经香港回国迎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朱启平参加创办每日《英文参考消息》。1951 年7月,他自愿报名参加赴朝慰问团,在战火中采访停战谈判。美军飞机多次袭击代表团驻地,大部分记者都撤离了,朱启平冒着生命危险一直在朝鲜坚持到了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最终签字的那一刻。

从朝鲜回国后,他任香港大公报驻京记者。反右运动中,朱启平被打成右派,被遣送至北大荒劳改农场。1960年经廖承志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及至"文革",他这'摘帽右派'又被揪斗,惨遭迫害。

1978年,朱启平调到香港《大公报》任编辑部副主任,次年右派问题得到平反改正。1979年他随中国代表团访问西欧四国,凭吊戴高乐墓,撰写了《伟大的平凡》一文,文笔优美,意义深远,一时为人们所传诵。

1985年退休,1990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1993年末病逝家中。

= 人物评价

"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杰出的战地记者朱启平

外部链接

  1. [1]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