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朱佳木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朱佳木,男,汉族,1946年6月生于黑龙江佳木斯,是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学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2]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黑龙江佳木斯

出生日期----1946年6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职 称 ---- 研究员

人物简历

1965年09月--1970年07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学习。

1970年07月--1970年12月,河北保定农业研究所生产队劳动。

1970年12月--1975年11月,部队当战士、师宣传科报道员、军宣传处理论干事。

1975年11月--1977年11月,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理论组工作(1976年10月任室党支部书记)。

1977年11月--1980年0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胡乔木院长秘书。

1980年06月--1981年0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简报组工作。

1981年08月--1985年0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任陈云同志秘书(1982年2月担任陈云同志处负责人、党支部书记,1983年2月定副局级)。

1985年07月--1987年07月,天津港务局任生产副局长。

1987年11月--1990年0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任临时党委书记,副院长兼党委书记。

1990年07月--1999年07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综合组组长,室务委员兼秘书长,室务委员兼第四编研部主任。

1999年07月--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任副主任(2000年1月兼任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书记、所长,

2001年12月--2012年0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书记、所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其中2002 年兼任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2年4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的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受陈奎元同志委托,代表院党组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免决定:朱佳木不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职务 。

社会兼职

兼任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协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理事长、台湾史研究中心理事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

在社会组织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之一,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所获荣誉

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

朱佳木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

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被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博士及其东亚和平、安全与发展问题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社会科学院院士;获俄罗斯联邦民族委员会授予的"罗蒙诺索夫勋章",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授予的"为发展俄中关系做贡献"荣誉奖章。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陈云生平与思想。

研究成果

1、《中国革命史上的今天》(主编,知识出版社1989年出版)

2、《老一代革命家论党史与党史研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飘扬的党旗--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卷》(主编,未来出版社1996年出版)

4、《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5、《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自选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出版)

6、《震撼世界的20天--外国记者笔下的周恩来逝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7、《中华名人丛书--陈云》(第一作者,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8、《陈云年谱(1905-1995)》(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

9、《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副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出版)

10、《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出版)

11、《地方志工作文稿》(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12、《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自选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论陈云》(自选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14、《当代中国与它的发展道路--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

15、《国史研究撷英--纪念当代中国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等

16、《正确认识新中国两个30年的关系》,《前线》2010/03。

17、《怎样观察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2。

18、《改革开放初期的陈云与邓小平》,《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03。

19、《谈谈国史学科与党史学科的关系》,《中共党史研究》2010/07。

20、《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0。

21、《对中国当代史定义、分期、主线问题的再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01。

22、《警惕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断限问题上的"理论陷阱"》,《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01。

23、《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 始终保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01。

24、《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5。

25、《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05。

26、《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9/01。

27、《新中国头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前提条件》,《高校理论战线》2009/10。

28、《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9/04。

2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12。

30、《如何看待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意义(上、下)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02-03。

31、《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02。

32、《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研究》2007/01。

33、《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中共党史研究》2007/02。

34、《江泽民宏观调控思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05。

35、《正确认识国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2。

人物活动

2018年5月,参与并主讲第二十四次长安街读书会:靠谱的马克思导师。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