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质素纤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质素纤维是一种有机纤维,主要应用于路面铺设,是不可缺少的稳定剂。木质素纤维通常呈絮状,而有时,比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 Sto ne Mastic Asphalt )路面中用做稳定剂的木质素纤维是颗粒状。

纤维简介

木质素纤维是天然木材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有机纤维,外观为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 通过筛选、分裂、高温处理、漂白、化学处理、中和、筛分成不同长度和粗细度的纤维以适应不同应用材料的需要.[1]由于处理温度高达250℃以上,在通常条件下是化学上非常稳定的物质,不为一般的溶剂、酸、碱腐蚀,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优良品质,不影响环境,对人体无害,属绿色环保产品,这是其它矿物质素纤维所不具备的。纤维微观结构是带状弯曲的,凹凸不平的,多孔的,交叉处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韧性、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吸水能力强,有非常优秀的增稠抗裂性能。[2]

性能参数

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自身质量的5倍

含水率:<5% 耐热能力:230℃(短时间可达280℃)

主要功能

广泛用于沥青道路、混凝土、砂浆、石膏制品、木浆海棉等领域,对防止涂层开裂、提高保水性、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合宜性、增加强度、增强对表面的附着力等有良好的效果。其技术作用主要是:触变、防护、吸收、载体和填充剂。在路面铺设中,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素纤维, 经工厂形成棉絮状纤维或颗粒状纤维。

使用说明

建议掺量:通常用量为混合料质量的0.3%,具体执行设计用量。

施工工艺:间隙式拌合机看采用人工投料,投料时可将纤维整袋在热集料投料时一同投放,人工向拌缸投放纤维包,约60~70 s就要投放一次,频率很高,操作的工人必须思想集中,因而精神颇为紧张。人工投放纤维,由于人的动作都需要一个反应时间,因而常发生不能拌缸门一打开就及时将纤维投入拌缸,结果减少了纤维与集料干拌的有效时间,纤维分布不均匀而影响纤维吸收沥青的效果,会使路面上出现油斑,连续式拌合机可使用纤维喂料机。投料机由螺旋输送机、加料螺旋输送机、一级蓬松和二级蓬松、计量装置、出料螺旋输送机、一级和二级风机、压缩空气调节阀以及气动装置等组成(见图1)。整机装在一个底盘上,安装时将投料机出口与拌和机的斜提落料口或拌缸风送管相连接,接通电源即可与拌和机同步工作。投料机针对絮状木质素纤维的特点,采用容积式计量方法。生产时将袋装压缩纤维或散装纤维倒入料斗中,料斗门关闭后,生产过程受电脑程序控制,加料螺旋输送机将料斗中的纤维输送到料仓中进行一级蓬松,再通过筛网落到料仓下部,控制器接受到来自拌和机的投料信号后,出料螺旋输送机立即将容重均匀的絮状木质素纤维以标定的速度送入二级蓬松,进一步细化。再经过两级风机吹送到拌缸中,实现木质素纤维与集料的混合,经过干拌最终均匀地分散在混合料中。料仓中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的纤维处于蓬松状态,及时补充到计量系统中。如此自动循环,实现与拌和机的协调工作。

应用领域

F1方程式赛车道;高温多雨地区路面、停车场;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干线道路的抗滑表层;

桥面铺装。特别是钢桥面铺装;高寒地区、防止温缩裂缝;城市道路的公交车专用道;

公路重交通路段、重载以及超载车多的路段;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公共汽车站、货场、港口码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