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服役五年,光榮退伍(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3月23日 (六) 15:07 由 秋韵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服役五年,光荣退伍'''<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服役五年,光榮退伍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服役五年,光榮退伍》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服役五年,光榮退伍

徐光學是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把入黨、提干、結婚看成是人生的幾件最重大的事。入伍後,雖經曲折,卻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他希望「百尺竿更進一步」,能在部隊中提干。

時間進入1972年。這一年對於徐光學來說是最關鍵的,因為到了年底他五年服役期將就滿。他雖然連續幾年都被評為「五好戰士」,但卻沒能被提干,如在這一年裡能提干,他就可以留在部隊干一輩子,這也是他的願望;如果這一年提不了幹部,他年底就要退伍。所以,1972年這一年,他在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積極進取,不論幹什麼,都是兢兢業業。他深知一個人工作出色不容易,做人出色就更難,人不能走錯一步路,一步走錯步步錯。他希望通過努力爭取在這一年裡提干,將來再把家庭安在軍中,這樣就可以在軍隊干一輩子。他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


二分隊裡,我已是老兵之一,同來二分隊的同志大多提幹了,當上了領導,可我還是個老兵。我工作幹得比別人多,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中隊領導里有人就是改變不了對我的看法,總認為我的家庭背景有問題,對我存有偏見。我想,這樣下去,提干也沒有指望。於是,在72年老兵退伍時,我曾要求提前退伍,當時沒被批准。

我又時常想:環境只是外因,不能起決定作用。我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劉英俊同志曾受到個別領導打擊,犧牲前連團員也不是。儘管他的外在環境不好,可最後他還是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

我不會請客送禮,也不會吹牛拍馬。我相信只要踏踏實實地工作,老老實實地做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努力當好人民的衛士,為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無愧於身上這一身軍裝。

他時常檢討自己,老是想着沒有能夠提干是不是自己的努力不夠。可是,他通過反思,認為這五年當中自己絕對是一個優秀戰士、一個優秀黨員。再說,服兵役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完成義務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至於提干,能提最好,不能提就算,也不能強求,因為提干是組織和軍隊的需要,組織上認為不需要,或不能提,那就提不了。

所以,徐光學在思想做好了兩種準備:提幹了,就留在部隊長期干;不能提干,在完成服役任務後回家務農。當兵退伍也是光榮的。他堅信,不論在什麼地方,只要有勤勞的雙手,只要有聰明才智,就能創造出一片美好的天地,就能創造出最美好生活。通過檢討,徐光學的思想境界進一步得到提高,他曾經寫過一篇日記,題目叫《是要革命,不是要官》(全文見徐光學先生的散文集《心語足音》)。

1972年快要結束,徐光學仍然沒有提干。他想在軍隊中干一輩子的想法眼看就要落空,而且他義務服役期已滿,退伍之事就提到具體日程上來。入伍幾年來,同來者中已有不少提幹了,而他還是一個老兵,心中雖有點不甘,但也無可奈何。於是,他在思想上做好退伍準備。1973年2月中旬,當五中隊傳達團部關於服役期滿可以退伍的指示後,徐光學遞交了一份退伍申請。

1973年3月,北京延慶一帶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從八達嶺到延慶縣,廣袤無垠的大地上覆蓋着一層厚厚的雪。徐光學和戰友們走出營房掃雪,這是他在部隊裡最後一次掃雪了。作為一名黨的忠誠戰士,一天沒有離開部隊,就要做好一天自己應做的工作。今年延慶技術勤務團退伍的比往年稍多,僅五中隊完成五年服役的就有兩人——徐光學和進田,也就是說這兩個人馬上就是退伍。可是,掃雪回來時,五中隊指導員帶回上級指示:五中隊1973年沒有人退伍回鄉。聽到這個消息後,徐光學非常納悶:服役期滿的老兵既不提干,又不退伍,怎麼回事呢?難道是想讓老兵超期服役嗎?徐光學左思右想,一連幾個晚上都沒有想通。他在日記中寫道: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複雜現象往往像迷宮一樣苦惱着我們,它需要我們有一個善於分析和思考的極其清醒的頭腦,而這一個頭腦不是人人都有的。生活總是會時時向我們提出一個又一個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都必須動腦筋,用思想和智慧來尋求解答方式,這種解答方式往往就是衡量我們思想的試金石。

半個月過去,延慶天氣已轉晴,茫茫無際的千里冰雪在鮮紅的陽光照耀下越發耀眼。連隊裡老兵退伍工作已經結束。既沒有退伍,也沒有提乾的徐光學仍在思考着這是為什麼。一天,指導員來找徐光學談話:

「組織上接到了你的退伍申請,本來是準備批准你退伍的,但是又考慮到你是老同志,這五年來你思想進步較快,工作紮實,團結同志,工作上勤勤懇懇,為海軍技術勤務團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組織上安排你轉業,讓你到山西長治市海軍地勤××工廠去工作,那裡需要一名像你這樣懂技術的地勤工作人員,五中隊能有資格去的就你一個人。這是組織上的意思,你考慮兩天,考慮好了再給我回話。如果你願意去,我們就給你辦轉業手續;如果不願意去,組織上還會接受你的退伍申請。」

徐光學開動腦筋,認真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認為「文化大革命」已經搞了好幾年,大學停招、中學停課等現象不應該持續太久,國家要發展,民族要進步,沒有科學文化是絕對不行的。學校現在不招生,將來肯定還是要招生。國家不可能不培養人才,老三屆畢業生,難道就永遠沒有上大學的機會了嗎?他覺得自己年齡並不太大,再深造還來得及,再說,回家後應該還有機會繼續深造。就算國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不恢復大學招生,自己只要自尊自愛,奮力拚搏,憑勤勞與智慧也能在家鄉干出一番事業,不信報國無門。徐光學和戰友們商量此事。戰友大都勸他到長治海軍地勤××工廠工作,因為退伍回家,地方上很可能不安排工作,因為戰士是從哪裡來還回到哪裡去,徐光學出生在農村。戰友們說這次機會難得,而且是組織上的照顧。徐光學有點左右為難。

正像戰友所說,去長治對徐光學來說應該是有好處的。但是徐光學認真地分析去那兒的不利因素:

其一,自己是南方人,入伍後到北方吃小米、窩窩頭及其他雜糧,腸胃都弄壞了,不宜繼續留在北方工作;

其二,1968年入伍的人只有自己到山西長治海軍地勤××工廠,其他都不去,儘管是組織上照顧,可他還是無法接受,再說到那裡後,人生地不熟,工作也不能很好地開展起來;

其三,父母都已年逾花甲,兒子不應該遠離雙親。

兩天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徐光學必須給指導員一個回話。他於是把戰友們的話和自己的想法放在一起反覆比較,全面衡量,做出了放棄去山西長治,決定退伍返鄉。徐光學於是把自己的決定告訴指導員,請求將去山西長治的指標讓給人吧。(後來,來自山東的一位老兵轉業到山西長治市海軍地勤××工廠去了)指導員聽了徐光學的決定後,嘆了口氣,替他惋惜,但還是尊重他的決定。於是,指導員將徐光學的決定報告給團部,團部也沒有堅持要他去山西,於是接受他的退伍申請。團部給桐城縣民政局開了一封介紹信,請地方儘量安排他工作。

1973年4月1日,徐光學辦好退伍手續後,便開始收拾行李,做好離開部隊的準備。部隊首長、中隊指導員和部分新老戰友為徐光學開了個座談會,也是送別會。以往,徐光學是為別人送行,今天是大家為他送行。他再也找不到當年為老兵送行的感覺了,取而代之是一種依依難捨的情感。大家在會上講了徐光學的許多成績和對軍隊的貢獻。部隊首長又對徐光學說了一些鼓勵的話。

像往年一樣,老兵退伍,中隊都要聚餐。這次也一樣,中隊在食堂里擺了好幾桌,準備的飯菜也很好。這是徐光學在海軍部隊裡的最後晚餐。面對玉液瓊漿、美味佳肴,徐光學總是沒有太強的食慾。在軍隊裡整整生活了五個年頭,五年哪,人生有多少個五年?一朝離去,他心中怎能不慘兮兮的。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此話一點不假。

第二天上午徐光學在幾位留隊戰友的簇擁下,懷揣介紹信和個人檔案,肩背行李,登上綠色軍車,揮淚告別戰友,離開部隊。汽車把徐光學一直送到北京。在北京,他被安排住進海軍招待所。他在北京延慶當五年海軍技術勤務兵,卻沒玩過北京城,這次在退伍回來的途中,一定要在北京玩兩天。兩天後,也就是1973年4月2日,徐光學登上南下火車,踏上返回故鄉旅途。[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有2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