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月之童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月之童子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月之童子他们生长在海拔1500-2300米的地区,生长地区为沙质土壤,渗透性很强,十分耐寒,可以忍耐达到-12度的严寒。种子发芽十分缓慢,发芽率也十分低,发芽时间可以需要几年时间,但是不一定必须保持盆土湿润。

简介

株高10厘米,株幅3.5厘米。周刺5-9根,白色,长3-4毫米。周刺3-4根,白色或褐色,扁平纸片状,长1-5厘米。花白色,长2.25厘米。18世纪,胭脂虫是制造染料的主流原料,长期被西班牙垄断,价格极高。为了衬托“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英国需要胭脂虫染红的军服。为了降低染料成本,1788年英国人把仙人掌从巴西引入澳大利亚,试图以此为“培养皿”养殖寄生的胭脂虫。但澳大利亚干旱的气候并不适合胭脂虫生长,而没有天敌、依靠浅而广的根系可大量吸水并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的仙人掌却疯狂滋生。在气候与巴西非常相似的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农田、牧场、荒地甚至城镇街道两旁都挤满了这种“令人憎恶的毒草”。

评价

仙人掌抢占了本土植物的土壤、水分等生存资源,导致本土植物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的数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亚人认识到仙人掌是“毒草”,花了几十年。1870年在仙人掌被引入约100年后,澳大利亚首次意识到潜在危险,并于1886年通过了第一个仙人掌销毁条例,此后悬赏征集有效消灭仙人掌的方法。后来,澳大利亚政府认定仙人掌疯长主要是鸟类吃其果实后排出未能消化的种子所致,故拨款召集大量人员射杀鸟类。但鸟类只是仙人掌泛滥的次要原因,因此很多鸟被猎杀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澳大利亚政府组织火烧、刀砍,但仙人掌落地生根,剁掉后反而长出更多“手掌”。再后来,人们对仙人掌喷洒剧毒农药,虽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污染,至今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两个州内仍能检测到砷残留。最后,经过长达12年的生物防治研究,澳大利亚政府终于在1925年找到了无副作用、堪称仙人掌克星的螟蛾。它们主要以仙人掌叶片为食,故又名“仙人掌蛾”。仙人掌蛾不仅食用仙人掌叶片,还破坏其根、茎,彻底断绝其“复活”的可能。在与仙人掌历时几十年的斗争中,澳大利亚终于取得胜利。昆士兰州为了纪念这一重大生态事件,还特意为仙人掌蛾修建了一座纪念馆[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