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曹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1]

生平

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馀,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可是在道德品性方面, 因为曹植常常恃才傲物,风流成性,酗酒误事;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2]

曹植的诗文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馀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馀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曹植”诗词全集(141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