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师读音为bào shī,汉语词语,意思是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1]
《孙子·作战》:“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先是大鸿胪田广明征益州,暴师连年。”
《汉书卷四十一樊哙传》:“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宋·叶适《外论二》:“暴师淮水之上,久未有功。”
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