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晶界铁素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晶界铁素体仿晶界铁素体:Grain Boundary Allotriomorphs 过冷奥氏体在冷却冷却过程中在原奥氏体晶界形成的先共析铁素体。晶界原子排列紊乱、能量高,被认为是铁素体优先的形核地点。一般认为,在固态相变中先共析铁素体首先在晶界上形成。在碳素钢、低碳微合金钢和多数合金钢的奥氏体的等温度反应中,首先析出的是晶界铁素体。其对钢的淬透性和机械性有重要影响,同时晶界铁素体与晶内铁素体的竞争对于形成晶内铁素体也很重要。吴开明和成林等对低碳钢中在铁素体相变温度区间反应一定时间的而形成的晶界铁素体的三维形态进行了重建。

铁素体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称为铁素体或α固溶体,用α或F表示,α常用在相图标注中,F在行文中常用。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1]

应用研究

从组织形貌及织构强弱上分析压缩样品中心与边缘应变量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形变不均匀性对铁素体超细化过程及再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钢在A3~Ar3之间大应变可实现铁素体的超细化。观察到A3以上大应变后的淬水组织中心区也存在一些等轴铁素体。根据铁素体的等轴状,以及从形变可提高奥氏体自由能的角度考虑,因此认为A3以上可形变诱导出铁素体。[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