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晒书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晒书城,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西里村村东、东里村村北的玉皇山上。传说是孔子当年东游列国雨后晒书途径此地,过河时不小心把书弄湿了,在这里晒过书。现为晒书城遗址。

中文名: 晒书城

建筑面积: 近3000平方米

省 份: 山东省

城 市:肥城市

简介

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凤凰山下晒书施教。世人因仰思圣德,建祠塑像祭祀,名为“晒书城”。明嘉靖20年,扩建大成殿及东西厢房,形成“大成书院”,是肥城重要的文物古迹之一。历经岁月沧桑,昔日兴盛的晒书城仅存遗址。近日肥城市在原地修复玉皇阁、晒书城,整个修复项目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将恢复孔子文庙、晒书台、大成书院、玉皇阁等古迹。修复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基地、世上桃源旅游度假区内的重要旅游节点。[1]

相关文章

忆晒书城 曲格平

编者按:不久前,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先生再次回到故乡山东肥城,亲自参加了由他捐资修建的“晒书城小学”落成典礼,并欣然赋文,写下了《忆晒书城》一文,学者王克煜选编在《泰安日报》刊登,全文如下:

相传,当年孔子路经凤凰山下遇雨湿了书,曾在山的南麓晒过书。后人为纪念这桩事,修建了晒书城。据《肥城县志》载,晒书城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余年。我童年时所见到的晒书城,北依凤凰山,上有雄伟山寨和高耸入云的玉皇阁;南临小清河,两岸垂柳,碧水西流。晒书城的中心是孔子庙,有前后两院:后院有大成殿,塑有孔子及其几位弟子像,院内立有碑文,植有珍稀花木,清新静雅;前院高大古柏,遮天蔽日。在庙门外,有分列东西两排齐整的古柏长廊,干粗冠大,盘根错节,郁郁苍苍,蔚为壮观。每年清明时节,庙门大开,学校师生与社会各界,前往拜谒和游玩。

据《肥城县志》载: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县刘赞扩建大成殿3间,东西厢房5间,大门1座。将孔子安在中间,旁配4贤哲,匾曰:“大成书院”。清朝肥城知县史廷桂留《书院秋风》诗云:“古今人说晒书城,此地何由得此名?宣父过时开典籍,太阳当午照文明。独怜古院基犹在,况值秋风景更清。只此可修圣贤业,何须邹鲁访群英。”晒书城名声远扬,古称肥城八大景观之一。 晒书城历经世代风云,传承着中国文化余脉,是泰山脚下一处难得圣迹,是桃园人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沧桑巨变,岁月无情,就在上世纪40~80年代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古朴典雅的晒书城和令人神往的玉皇阁,全都荡然无存了。我恍如梦境般的童年世界消失了。何不悲哉!惜哉!

如今,当地政府接受吾的建议,将新建小学命名为“晒书城小学”,让历史久存的“晒书城”之名留存下来,令老朽欣幸之至。


历史沿革

晒书城遗址所在地桃园镇以出产肥桃闻名于世,据史书记载:“远近千里之外,莫不知有肥桃者,知肥桃者莫不知有桃园”,桃园镇素有“世上桃园”之美称。位于桃园镇西里村至龙阳村一带。出生在桃园的学者王克煜说,晒书城历史悠久,传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东里村北凤凰山下遇雨,书被雨淋,在此晒书。世人仰思圣德,建祠塑像祀之。又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一同祀之。匾曰“晒书城”。

1966年,修建“杨顾李”水库时,发现断崖有文化堆积层。70年代,农田基本建设中,西里村东曾发现几座汉墓。出土的一块汉墓画像石高0.73米,长1.34米,记载年号是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画像石上刻人物或坐或站,马车两架,朱雀、白虎等。此壁画阴纹浅刻,线条简单,粗陋。经专家考证,是东汉初年墓葬画的代表作,现存放肥城市文化馆。这一带还出土有汉陶罐、铜戈、铁刀等。水库的断崖上可看到灰土、瓦砾、烧制陶器的窑址等。曾拣到汉灰陶盆、陶制纺轮等物。反映出古时本区域是东汉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

元代,有僧栖晒书城,改塑佛像于中,左塑老子,右塑孔子,遂更名为“三教堂”。明正德年间,知县刘赞迁佛像移老子扩建大成殿3间,东西厢房各5间,大门一座。将孔子安在中间,旁配4贤哲,匾曰“大成书院”。配专人掌管礼仪。后知县林成立裁掉2祭者,书院渐衰败。明万历年间,同川公李邦珍将裁者复之,又镌碑以传永久。清康熙九年,知县尹任因庙宇破坏,遂进行修整,使之焕然如新。

古时,晒书城占地面积40余亩。大成殿(大成书院)内外基地长120步,东西阔80步,占地面积14亩。清康熙十一年《肥城县志》将其列为肥城八大景观之一,曰“书院秋风”。

历经沧桑,晒书城城址已毁坏,大成殿以及历代重修晒书城碑记早已湮没。

1970年,驻军在“晒书城”遗址处建营房。部队移防后,1987年改建为桃园镇第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