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显脉鸢尾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显脉鸢尾兰

中文学名 显脉鸢尾兰

拉丁学名 Oberonia acaulis Griff.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微子目

亚科 兰亚科

族 树兰族

命名者及年代 Griff., 1851

显脉鸢尾兰(学名:Oberonia acaulis Griff.):茎较短,不明显。叶近基生,3-4枚,二列套叠,两侧压扁,略肥厚,剑形,稍镰曲。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长21-23厘米,超出叶之上,近圆柱形;总状花序长14-17.5厘米,宽约5毫米,较密集地生有数百朵小花;花绿黄白色;中萼片卵状椭圆形;花瓣长圆形,长0.8-1毫米,宽约0.5毫米,先端浑圆;唇瓣轮廓近长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3裂。蒴果近椭圆形。花果期11月至次年1月。

生于林中树上,海拔1000米。中国云南印度、缅甸、泰国、越南。

信息

种中文名:显脉鸢尾兰

种拉丁名:Oberonia acaulis Griff.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属中文名:鸢尾兰属

属拉丁名:Oberonia

国内分布:产云南南部至东南部(蒙自、思茅、景洪、麻栗坡)。生于林中树上,海拔1000米。

国外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海 拔:1000

中国植物志:18:140[1]

形态特征

显脉鸢尾兰茎较短,不明显。叶近基生,3-4枚,二列套叠,两侧压扁,略肥厚,剑形,稍镰曲,长4.5-17厘米,宽7-10毫米,先端长渐尖,下部内侧多少具膜质边缘,脉较明显,基部有关节。

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长21-23厘米,超出叶之上,近圆柱形,几无翅,通常在下部疏生少数很小的不育苞片,有时还有1枚较大的绿色叶状苞片;总状花序长14-17.5厘米,宽约5毫米,较密集地生有数百朵小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5-2毫米,先端长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锐齿;花梗和子房长1-2毫米;花绿黄白色;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0.8-1毫米,宽0.5-0.6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宽卵形,与中萼片等长但较宽。

花瓣长圆形,长0.8-1毫米,宽约0.5毫米,先端浑圆;唇瓣轮廓近长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3裂;侧裂片位于唇瓣基部两侧,近半卵形,边缘啮蚀状或不规则裂缺;中裂片先端2裂;先端小裂片长圆形或宽长圆形,伸直,彼此平行,长0.5-0.7毫米,宽0.3-0.4毫米,先端钝或近截形;蕊柱很短,直立。

蒴果近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果梗长约0.5毫米。花果期11月至次年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中树上,海拔1000米。

鸢尾花和鸢尾兰的区别

一、鸢尾花

鸢尾花,俗称鸢尾,是花朵相当美丽的观赏花卉。根茎为匍匐形或块状,有纤细和肥厚的。它的花叶多为基生,排成2列,外形为叶剑形、条形或丝状,其叶脉平行。它的花茎基本从地下直接长出,没有明显的地上茎。外弯的花被为花瓣状,有长或短的管,花柱分枝扩大,花瓣状而有颜色,外展而覆盖着雄蕊;子房下位,胚珠多数,果为蒴果。

二、鸢尾兰

鸢尾兰是一种兰花。有不明显的短茎。其有5-6枚叶子近基生,形成两列套叠,两侧压扁,肥厚。其特殊之处是其花葶直接从叶丛中探出,长度约为 20-25cm,超过叶长度的1倍;其花瓣为卵状长圆形,边缘具不规则啮蚀状齿;唇瓣轮廓为宽卵形或近半圆形,有着不明显的3裂。

三、区别

鸢尾兰为木兰纲天冬门目兰科鸢尾兰属,而鸢尾花为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鸢尾科鸢尾属。两者除了名字相似、同属植物界外,几乎完全不同。[2]

鸢尾兰属介绍

属中文名:鸢尾兰属

属拼音名:yuanweilanshu

属拉丁名:Oberonia

中国植物志:18:123

描 述:Oberonia Lindl. 鸢尾兰属,兰科,约300种,分布于非洲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20种,产南部,以西南与台湾为最多,其中较常见的有狭叶鸢尾兰O. caulescens. Lindl.与棒叶鸢尾兰O. myosurus(Forst.)Lindl. 等。附生兰,常丛生,具茎;叶2列,肥厚,两侧压扁而互相套叠,有时有关节;总状花序常呈圆柱状,具许多密集的小花;萼片常外折;花瓣常较萼片为狭;唇瓣位于上方,基部多少抱蕊柱;蕊柱极短,无蕊柱足;花粉块4,成2对,无花粉块柄[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