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秋陶瓷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秋陶瓷器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一前476)生產的陶瓷器。[1]

[]

基本內容

歷史文化 春秋時期陶器,陶質仍以泥質灰陶、夾砂灰陶為主,並有少量夾砂紅陶、夾砂棕灰陶。器形也仍以平底器和袋狀三足器為主,兼有少量圈足器。陶器的紋飾較簡單,主要為粗繩紋、重圈紋曲折紋弦紋、方折紋、雲雷紋和S、Z形堆紋。部分高領圜底罐肩部飾壓印暗紋。江南地區一些陶壇、陶罐腹部飾方格紋和席紋。早期陶鬲的袋狀足仍比較肥大,並有仿銅鬲的扁腹帶扉棱陶鬲。到晚期其底部已近圜底,只在底部中間有三處略微鼓起來的象徵性袋足。最終變為圜底的陶釜。中原地區春秋時陶豆多有蓋,蓋與豆盤扣合形成橢圓形,喇叭形座由低變高,豆盤內往往刻劃文字或記號。陶罐由低領到高領,逐步演變為高領陶壺。帶蓋陶鼎也比較多。春秋時期日用陶器品種明顯減少,常見的僅有鬲、釜、盂、盆、豆、瓮、罐七種。印紋硬陶有瓮、壇、瓿、釜等。陶色和器形與西周相似,紋飾多為大方格紋和布紋。原始青瓷比西周原始青瓷質量又有明顯提高。特別是江、浙一帶燒制的原始青瓷,胎質細膩,器形因用輪制而變得十分規整,厚薄均勻。釉呈青綠、黃綠或灰綠色。主要器形有、瓿、盂、碗、鼎、尊、簋、豆等。紋飾主要為大方格紋、編織物紋、S形紋、C形紋等。

陶瓷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以及各種天然礦物經過粉碎混煉、成型和煅燒製得的材料以及各種製品。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瓷的傳統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製成的各種製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細的精陶和瓷器都屬於它的範圍。對於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於自然界的硅酸鹽礦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與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業,同屬於「硅酸鹽工業」的範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