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漢魏,香文化的初步發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春秋至漢魏,香文化的初步發展,人類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久遠。從現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戰國時,中國對香料植物已經有了廣泛的利用。由於地域所限,中土氣候溫涼,不太適宜香料植物的生長,所用香木香草的種類尚不如後世繁多。多用的有澤蘭(非春蘭)、蕙草(蕙蘭)、椒(椒樹)、桂(桂樹)、蕭(艾蒿)、郁(鬱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時對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豐富,已有熏燒(如蕙草、艾蒿),佩帶(香囊、香花香草)、煮湯(澤蘭),熬膏(蘭膏)、入酒等方法。《詩經》、《尚書》、《禮記》、《周禮》、《左傳》及《山海經》等典籍都有很多相關記述。
原文
人們對香木香草不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詠之,托之寓之。如屈原《離騷》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詠嘆:「扈江離與辟燕兮,紉秋蘭以為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椒專佞以慢稻兮,木殺又欲充夫佩幃」。
秦漢時,隨着國家的統一,疆域的擴大,南方濕熱地區出產的香料逐漸進入中土。隨着「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活躍,東南亞、南亞及歐洲的許多香料也傳入了中國。沉香、蘇合香、雞舌香等在漢代都已成為王公貴族的爐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漢代的盛行以及佛教的傳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時期香文化的發展。
西漢初期,在漢武帝之前,薰香就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陶製的熏爐和熏燒的香草。
薰香在南方兩廣地區尤為盛行。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現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
「博山爐」(模擬仙境博山)在西漢至魏晉南北朝的七百年間一直廣為流行。
(圖:錯金博山爐,河北滿城漢墓出土。通高26cm,爐蓋鑄成山巒狀,爐座飾捲雲紋,座把透雕三條欲騰出海面的蛟龍,龍頭承托爐盤,爐盤上是挺拔峻峭的山巒,象徵道家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山間有神獸出沒,虎豹奔走,靈猴戲耍,還有獵人追逐逃竄的野豬,另有小樹點綴山色。)
伴隨香爐的廣泛使用,薰香風習更為普遍。向皇帝奏事的官員也要先薰香(燒香薰衣),奏事時還要口含「雞舌香」(南洋出產的丁子香樹的花蕾,用於香口)。
漢代還出現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薰香的「熏籠」,以及能蓋在被子裡的「被中香爐」,即「熏球」。(由兩個半球形的鏤空的金屬片扣在一起,中央懸掛一個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內可以焚燒香品,即使把香球拿在手裡搖擺晃動,容器內的香品也不會傾灑出來。)
熏爐(包括博山爐)、薰籠等香具也是漢代王墓中常見的隨葬品。
香文化在漢代的快速發展,漢武帝有很大貢獻。他在位期間大規模開邊,通西域,統南越,開海路,在促進東西方交流的同時也便利了南部濕熱地區及海外香料的傳入。漢武帝本人有很精美的鎏金銀制薰爐,或許他也喜愛薰香。
魏晉南北朝時,雖戰亂不斷,但香文化仍獲得了較大發展。
薰香在上層社會更為普遍。同時,道教佛教興盛,兩家都提倡用香。
這一時期,人們對各種香料的作用和特點有了較深的研究,並廣泛利用多種香料的配伍調合製造出特有的香氣,出現了「香方」的概念。配方的種類豐富,並且出現了許多專用於治病的藥香。
「香」的含義也發生了衍變,不再僅指「單一香料」,而是也常指「由多種香料依香方調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後來所稱的「合香」。從單品香料演進到多種香料的複合使用,這是香品的一個重要發展。
用香風氣從王公貴族擴展到文人中間,並且出現了許多描寫薰香或香料的詩文,如曹丕的《迷迭香賦》、劉繪的《詠博山香爐》:
《迷迭香賦》
播西都之麗草兮,
應青春之凝暉;
流翠葉於纖柯兮,
結微根于丹墀;
方暮秋之幽蘭兮,
麗崑崙之英芝;
信繁華之速逝兮,
弗見凋於嚴霜;
既經時而收采兮,
逐幽蘭以增芳;
去枝葉而寺御兮,
入銷谷之霧裳;
附玉體以行止兮,
順微風而舒光。
《博山香爐》
蔽野千種樹,
出沒萬重山。
上鏤秦王子,
駕鶴乘紫煙。
下刻蟠龍勢,
矯首半銜蓮。
傍為伊水麗,
芝蓋出岩間。
復有漢游女,
拾羽弄餘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