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宿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星宿菜

中文学名:星宿菜

别称:假辣蓼、红根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报春花目

科:报春花科

属:珍珠菜属

星宿菜,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星宿菜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具有活血散瘀,利水化湿,和中止痢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疸疟疾,小儿疳积,痢疾

药物特性

入药部位:全草或带根全草。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归心、肾经。
功效:活血散瘀,利水化湿,和中止痢。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疸,疟疾,小儿疳积痢疾


相关配伍

1、水肿:星宿菜、爵床丁香各15g,地胆草葫芦茶各12g,水煎服。
2、感冒、喉痛:干星宿菜15-30g,垂盆草、岗梅各20g,水煎服。
3、白带、淋证:星宿菜鲜草30-60g,爵床30g,水煎服。
4、风湿性腰膝酸痛:星宿菜鲜根60g,淡水鳗鱼1尾,炖服。
5、疝气睾丸炎:星宿菜干全草60g,炖鸡蛋服。
6、跌打损伤:星宿菜鲜全草60g,捣烂加酒250毫升,炖服,渣敷伤处(1-6方出自《草药验方治百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30-60g)。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采集加工:4-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30-60g)。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采集加工:4-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状茎横走,紫红色。茎直立,高30-70cm,圆柱形,有黑色腺点,基部紫红色,通常不分枝,嫩梢和花序轴具褐色腺体。叶互生,近于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4-11cm,宽1-2.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有黑色腺点,干后成粒状突起。总状花序顶生,细瘦,长10-20cm;苞片披针形,长2-3mm;花梗与苞片近等长或稍短;花萼长约1.5mm,分裂近达基部,裂片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周边膜质,有腺状缘毛,背面有黑色腺点;花冠白色,长约3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5mm,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有黑色腺点;雄蕊比花冠短,花丝贴生于花冠裂片的下部,分离部分长约1mm;花药卵圆形,长约0.5mm;花粉粒具3孔沟,长球形[(22-24) ×(15-16)μm],表面近于平滑;子房卵圆形,花柱粗短,长约1mm。蒴果球形,直径约2-2.5mm。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田埂及溪边草丛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药材性状

草本。根状茎横走,茎直立,圆柱形,基部紫红色。叶互生,无柄,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白色。 以干燥,粗壮,叶多,带花,洁净者为佳。

相关论述

1、《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瘀,利尿逐水。”
2、《江西民间草药》:“治打伤肿痛,目赤肿痛,疟疾。”
3、《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吐血、咳嗽。”
4、《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吐血,咳嗽。
5、《闽东本草》:活血通络,舒筋消肿。治月经不调,血虚寒热,阴囊肿大,跌打损伤,骨折,痔疮,身骨酸痛。
6、《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疳积疝气,黄疸,心胃气痛,眼热红肿,淋浊,肺痨咳嗽。
7、江西《草药手册》:治胃炎,乳腺炎,中耳炎,妇女白带。
8、《福建中草药》:祛风行气,活血通络。治中暑腹痛吐泻,痢疾,关节风湿痛,闭经,痛经,瘰疬乳痈蜈蚣螫伤。[1]

参考来源

  1. 星宿菜, 新浪博客,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