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昔阳拉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昔阳拉话

昔阳拉话是山西省昔阳县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通过群体舞蹈形式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民间表演艺术。一般在春节期间参加社火街头表演。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昔阳拉话

地区:山西省昔阳县

分类:舞蹈

历史渊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舞蹈艺术,昔阳拉话起源于公元10-14世纪的宋、元年间。据发源地路家峪村老艺人记述,《昔阳拉话》原叫“文故事”,是在明代以前由一位名叫王小三的讨饭人传下来的。由于它表演的节目多有故事情节,带有讲故事的意味,按昔阳人的说法就是叨舌叨舌,于是,“文故事”逐渐演变成“拉话”。

表演形式

《昔阳拉话》无论什么节目,一律都是8人,行当分老生小生小旦花脸各二人,长期以来这种表演形式,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表演程式。并以花脸领头,小旦随后,小生排行三,老生排行四为“小场”,老生领先小旦二,小生三,花脸四为“大场”的规定。

《昔阳拉话》舞步稳重坚实,舞姿健美大方,整套舞蹈用“跺脚、站脚、抱脚、跌步、斜场、四平架”六种基本步法与动作组成,形成:蹲、拉、跌、跳的一套独特的舞蹈动律。同时用“圪节鞭、竹板、八角鼓、钱杆”四种道具的“拉、打、拍、转”所发出的音响,并以道具所形成的拉鞭、打板、拍鼓、转钱杆四组动作为一体,形成了气势雄壮,粗犷豪放,间以轻盈活泼而平稳的一种舞蹈风味。

《昔阳拉话》从音乐上看和其他舞蹈极不相同,别具一格。它的曲调为单曲体,伴奏乐器以小唢呐、笙、竹笛为主,还配有二胡做伴奏乐器,打击乐与中路梆子的武场完全相同,有板鼓、锣、钗、铰子、小锣板,鼓作用不大,仅起起板之用,唯独不用梆子由演员老生用竹板来掌握与控制。表演者合着激昂洪亮的打击音乐和4/4沉稳平展的音乐节拍,唱着悠扬悦耳的歌声,形成一种激昂庄重、舒展流畅的特殊舞蹈韵味和古色古香的美感。其传统节目有《八洞神仙赴蟠桃》、《崔虎抢亲》等。

相关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父亲领着一儿一女一家三口元宵夜去观灯,女儿生得如花似玉,被响马抢走了。为寻找女儿,父亲与儿子历尽艰辛,沿路乞讨,走到路家峪村时,因悲愤痛绝、饥饿难耐,病倒在路旁。有个好心的村民将他们背回家中照料,没过几天父子二人的病就好了。时值正月,父亲就问起村民正月十五怎么闹红火,村民说:“我们没有啥闹的,从不闹元宵。”老人觉得这村子里的人心肠特别好,为了感谢救命恩人,就将“拉话”留给了路家峪。此后,路家峪村的祖祖辈辈正月十五闹元宵就跳起了“拉话”。[1]

发展变革

原始传统的“拉话”节目,以歌抒志,以舞宣情。《话八仙》、《采桑》、《下书》、《远看西州一座城》、《崔虎抢亲》等都是弘扬正义、崇尚公德,极富人生哲理的历史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拉话”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以热烈、激昂、抒情为主,舞步由原来匀速缓慢,一步一拍的双腿蹲颤步,发展为一跳一拍的单腿颤跳步,把对舞弓箭步,发展为单双腿弹跳步交替运用,并在对舞中发展了排跳形式,这种男女相对的排跳形式颇能起到交流情感传递心灵信息的微妙作用。从此,调整改进后的“拉话”舞步被认定为是“拉话”中最佳舞步,一直延续下来。《大观灯》、《十朵花》、《绣花灯》、《送情郎》、《送闺女》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影响下,昔阳本土的民间舞蹈“拉话”的道具从鞭、棍、板、鼓改变为镰刀、斧头,节目以崇尚集体意志为主,格调激昂浑厚。《敢叫日月换新天》、《劳模会上会亲家》、《战天斗地》等节目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60年3月,山西电影制片厂曾把“拉话”搬上荧幕。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奔小康》、《话丰收》、《咱们村里大变样》、《计划生育好》、《三个代表鼓舞了我》、《农民心里喜洋洋》、《老两口去看过六一》等,道具上选用特色鲜明的八角鼓,形成粗犷豪放、活泼平稳的风格特点。这种集民族特色、太行特征于一身的民间艺术,一代又一代,推陈出新,改革创意,演绎着松溪河畔的风土人情。

保护开发

昔阳拉话被重新发现挖掘始于2006年。那年,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晋中的口号,市委宣传部领导到昔阳调研时,意外获知昔阳“拉话秧歌”的民间文艺,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这种风格独特的民间文艺只流传于三都乡路家峪村一带,当时已没有人能够表演,只有村里的几位老人依稀对其有些记忆。这样,调查和挖掘昔阳拉话的历史和曲目的重任,就落在了昔阳县文化艺术中心和县文化馆。所幸,该县文化馆保存着1960年3月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迓鼓》、《拉话》等舞蹈曲目的资料。昔阳县委宣传部、县文化艺术中心根据这一珍贵资料,就拉话秧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及原生态渊源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后,毅然决定对“拉话”进行创新性改编。在昔阳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该县文化艺术中心聘请省舞蹈专家王秀芳为总体创意设计,加工改编了拉话《秧歌舞春》,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秧歌舞春》有两大特色,一是在保留原汁原味音乐风格的同时适当加以改造,加快了节奏,并借鉴舞蹈《俏花旦》的服饰增加了视觉美感;二是在行进中适当进行表演,动作设计简洁大方,戏曲、舞蹈、秧歌三种元素融合于一体,提升了舞台表现力。

2008年,昔阳拉话首次在中国·晋中社火节城区街头文艺展演中亮相,便得到观众的好评,大家认为,这种把本真性、乡土性、创造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谐统一于一体的秧歌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随后,该县不断对其进行打磨加工。在2009年山西省“民歌、民舞、民乐”调演活动中,该节目代表晋中市参演,荣获民舞类铜奖。昔阳拉话在2008年中国·晋中社火节展演,评比中获得了肯定和好评,获“精品社火节目奖”。2008年3月28日,被评为晋中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

参考文献

  1. 昔阳拉话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