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秀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秀園是舊桂系軍閥首領陸榮廷的私人庭院,位於武鳴縣城西郊的城廂鎮靈源村鄉宦屯西面,占地面積42畝,呈半島形,三面環水。

景區簡介

1919年,兩廣巡閱使陸榮廷從鄉宦屯梁源納(建園者)的孫子手中買下該園,並以其叔陸明秀的名字將園名改成「明秀園」。春霞園、秋暇園(又名秋霞園)與明秀園都分布在西江河兩岸武鳴縣城西部郊區,其中春霞園與明秀園僅一江之隔,有鐵索橋相連。

明秀園三面臨江,長約半里,呈葫蘆狀半島,面積約3萬平方米。園內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小徑縱橫,庭閣相映,環境幽靜,氣候清新。右邊河沿,百年荔枝成林,樹下設石台石凳,供遊人憩息。左邊河岸荷管亭,後改修志亭,觀賞荷花吐艷,金魚戲水。洞天亭聳立於岩石之上,木構六角,飛檐尖頂,綠葉掩映,尤為秀麗。登上岩石拱門,憑欄縱目,江河玉帶,林木蒼蔥,樓房櫛比,一派南國風光。 明秀園是新壯文(拼音壯文)的誕生地。[1]

發展歷史

清道光初年,縣城西郊的鄉宦屯舉人梁生杞,出資讓其子梁源洛梁源納負責在此處開闢營建一私人果園,名日「富春園」。梁氏兄弟在園內種果,並分別建一座蠖樓和一座桐花館。民國8年(1919),兩廣巡閱使、耀武上將軍陸榮廷以3000元大洋買下樑氏的富春園。因當時陸榮廷是以其叔陸明秀的名義買下來的,因此將該園改為「明秀園」。現存的入園大門及國內的荷風簃亭及荷花池和部分石凳均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所建。1988年,明秀園被列為南寧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21年,粵桂戰爭爆發,明秀園內的大部分建築被粵軍焚毀。1934年,駐武鳴的南寧民團指揮官梁瀚嵩維修園內的建築及園門,重題「明秀園」三字。園內現有陸榮廷建的園門、圍牆、青石板園道、兩個涼亭、石桌石凳和開挖的荷花池。

民國初期,胡漢民、章太炎等國民黨要員和梁啓超等人曾到園中與陸榮庭商議討袁大事。1938年,崑崙關戰役期間成為國民政府十八集團軍抗日指揮部。抗日戰爭期間,白崇禧在園中設立國民政府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部。

解放初期,以北京大學袁家華教授為主,有蘇聯專家協助工作的專家組在園中創製拼音壯文,成為創製壯文的辦公室駐地,壯族的拼音文字就在明秀園中誕生。朱德、郭沫若視察武鳴時曾入園觀賞。明秀園經修繕後向遊人開放,是廣西三大名園之一。春霞園、秋暇園(又名秋霞園)與明秀園都分布在西江河兩岸武鳴縣城西部郊區,其中春霞園與明秀園僅一江之隔,有鐵索橋相連,成為休假、旅遊觀光、民俗文化娛樂綜合一體的旅遊區。

明秀園曾經是陸榮廷手下官兵休養生息的地方,也是陸榮廷議事的重要場所之一。民國初期,胡漢民、章太炎等國民黨要員和梁啓超等曾到明秀園,與陸榮廷一起共商討伐袁世凱的大事。陸榮廷是舊桂系軍閥首領,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仍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他的是非功過至今仍是專家學者們爭論的話題。明秀園是研究舊桂系和陸榮廷傳奇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實物依據。

旅遊信息

交通

乘坐武鳴18路三小站下車,即可到達。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08:0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