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旧 |
旧(拼音:ji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部像鸟,下部是声旁"臼"。
据《说文解字》,"旧"的本义是鸟名,即"鸱旧",属猫头鹰一类。现代常用的与新相对的"旧",则是假借之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旧
拼音; jiù
注音字母; ㄐㄧㄡˋ
平水韵部; 去声二十六宥
部首; 丨、日
总笔画; 1+4、4+1
仓颉; LA
五笔; HJG
统一码; 基本区 U+65E7
四角码; 2600₀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字级; 一级(0232)
繁体字; 旧
异体字; া�、ે�
文字源流
《说文解字》:"旧,办旧,旧留也。从萑,臼声。鸺,旧或从鸟,休声。"办,通作鸱。按照许慎的解释,旧是办(鸱)旧、旧留;异体字作鸺,又叫鸺留、鸺鹠,是一种猛禽,即猫头鹰。
"旧"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甲骨文作图1、2,上部的萑(huán)就是猫头鹰的加符象形字,甲骨文上部的两只角,应该就是猫头鹰的两簇耳羽。还有一变是形旁"萑"易作"隹"(图3、4),隹即鸟,属于形义相近相关的偏旁更替。甲骨文下部的"凵"在甲骨文中常与"臼"相通,这一构件在字中作声旁,指示这个字的读音。也有人认为下部像个鸟巢的样子,好像一只猫头鹰站在鸟巢里面。
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基本一致。或在"凵"中加几点(图5、6)。战国时一方面沿袭商、西周、春秋以来的主流结构,另一方面,对商代从隹、臼声的字也有传承,有的还在"隹"顶、"臼"足各加一条横线为装饰(图14)。篆文用臼字代替加四点的符号作图16。篆文又有一个形声字作图17,《说文解字》作旧字的异体收录。这样,旧字的本义就是"萑",即猫头鹰了。
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旧"字在古代产生过很多异体,其中有一个作图A,下部与简化的"旧"一致,是构件"臼"的讹变。到了元代,人们常常借"臼"为"旧(繁)",元刊《京本通俗小说》就进一步写作"旧"。现代整理汉字时,取以为简化正体。
"旧"在文献中常用为"长久""陈旧"之义,这一般认为是假借之义,因为"长久""陈旧"都是抽象的概念,不便造字,所以使用假借的办法。由新到旧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所以旧就产生了过去、从前、原来的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