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无病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无病集》,史铁生 著,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除用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名出版了大量图书外,还先后使用过作家出版社(1953至1958,1960至1969)、艺术出版社(1953至1956)、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至1957,1987至1989)、中国戏剧出版社(1954至1979)、外国文学出版社[1](1979至2009)等副牌出版各类文艺图书[2]

内容简介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二本,收录了《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随想与反省》《无病之病》等史铁生关于文学、关于电影、关于音乐等的17篇创作谈、艺术杂感和随笔:尤其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后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里关于插队时期外乡来的吹鼓手在雪花飞舞的窑洞前吹奏唢呐的记忆:“那是生命的礼赞,那是生活。”可以表达出作者自己的文学观:文学,就是生命的赞歌,就是生活的呐喊。

精彩书摘

   《无病集(史铁生散文新编)》:    从小我就熟读了贺敬之的一句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谁想到,我现在要想回延安,真是只有靠做梦了。不过,我没有在梦中搂定过宝塔山,“清平湾”属延安地区,但离延安城还有一百多里地。我总是梦见那开阔的天空,黄褐色的高原,血红色的落日里飘着悠长的吆牛声。有一个梦,我做了好几次: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变成了一头牛……我知道,假如我的腿没有瘫痪,我也不会永远留在“清平湾”;假如我的腿现在好了,我也不会永远回到“清平湾”去。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个矛盾解释得圆满。说是写作者惯有的虚伪吧?但我想念那儿,是真的。而且我发现,很多曾经插过队的人,也都是真心地想念他们的“清平湾”。有位读者问我,为什么我十年之后才想起写那段生活?而且至今记得那么清楚,是不是当时就记录下了许多素材,预备日后写小说?不是。其实,我当时去过一次北京动物园,想跟饲养野牛的人说说,能不能想个办法来改良我们村里耕牛的品种。我的胆量到此为止,我那时没想过要当作者。我们那时的插队,和后来的插队还不一样;后来的插队都更像是去体验生活,而我们那时真是感到要在农村安排一生的日子了——起码开始的两年是这样。现在想来,这倒使后来的写作得益匪浅。我相信,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是两回事。抱着写一篇什么的目的去搜集材料,和于生活中有了许多感想而要写点什么,两者的效果常常相距很远。从心中流出来的东西可能更好些。

参考文献

  1. 外国文学出版社,豆瓣,2021-08-17
  2. 人民文学出版社,买购网,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