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家別 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家別
新浪網

無家別是一首五言古詩。此詩敘寫了一個鄴城敗後還鄉無家可歸、重又被征的軍人,通過他的遭遇反映出當時農村的凋敝荒蕪以及戰區人民的悲慘遭遇,對統治者的殘暴、腐朽,進行了有力的鞭撻。全詩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情感雖沉痛淒婉,批駁雖強烈深刻,卻不是一味直陳顯言,而是借景、物、事來寄情抒懷,顯示出非凡的藝術魅力。

原文

杜甫〔唐代〕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淒。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盪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譯文

天寶以後,農村寂寞荒涼,家園裡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鄉里百餘戶人家,因世道亂離都各奔東西。

活着的沒有消息,死了的已化為塵土。因為鄴城兵敗,我回來尋找家鄉的舊路。

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見空巷,日色無光,一片蕭條悽慘的景象。只能面對着一隻只豎起毛來向我怒號的野鼠狐狸。

四鄰還剩些什麼人呢?只有一兩個老寡婦。宿鳥總是留戀着本枝,我也同樣依戀故土,哪能辭鄉而去,且在此地棲宿。

正當春季,我扛起鋤頭下田,到了天晚還忙着澆田。縣吏知道我回來了,又徵召我去練習軍中的騎鼓。

雖然在本州服役,家裡也沒什麼可帶。近處去,我只有空身一人;遠處去終究也會迷失。

家鄉既已一片空蕩,遠近對我來說都是一樣。永遠傷痛我長年生病的母親,死了五年也沒有好好埋葬。

她生了我,卻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終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卻無家可別,這老百姓可怎麼當?

賞析

  《無家別》和「三別」中的其他兩篇一樣,敘事詩的「敘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詩中的主人公。這個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當兵的獨身漢,既無人為他送別,又無人可以告別,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際,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仿佛是對老天爺訴說他無家可別的悲哀。

  從開頭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總寫亂後回鄉所見,而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兩句插在中間,將這一大段隔成兩個小段。前一小段,以追敘發端,寫那個自稱「賤子」的軍人回鄉之後,看見自己的家鄉面目全非,一片荒涼,於是撫今憶昔,概括地訴說了家鄉的今昔變化。「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這兩句正面寫今,但背後已藏着昔。「天寶後」如此,那麼就會想到天寶前的情況。於是自然地引出下兩句。那時候「我里百餘家」,應是園廬相望,雞犬相聞,當然並不寂寞:「天寶後」則遭逢世亂,居人各自東西,園廬荒廢,蒿藜(野草)叢生,自然就寂寞了。一起頭就用「寂寞」二字,渲染滿目蕭條的景象,表現出主人公觸目傷懷的悲涼心情,為全詩定了基調。「世亂」二字與「天寶後」呼應,寫出了今昔變化的原因,也點明了「無家」可「別」的根源。「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兩句,緊承「世亂各東西」而來,如聞「我」的嘆息之聲,強烈地表現了主人公的悲傷情緒。

  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後一小段則描寫細節,而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承前啟後,作為過渡。「尋」字刻畫入微,「舊」字含意深廣。家鄉的「舊蹊」走過千百趟,閉着眼都不會迷路,如今卻要「尋」,見得已非舊時面貌,早被蒿藜淹沒了。「舊」字追昔,應「我里百餘家」:「尋」字撫今,應「園廬但蒿藜」。「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淒。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寫「賤子」由接近村莊到進入村巷,訪問四鄰。「久行」承「尋舊蹊」來,傳「尋」字之神。距離不遠而需久行,見得舊蹊極難辨認,尋來尋去,繞了許多彎路。「空巷」言其無人,應「世亂各東西」。「日瘦氣慘淒」一句,用擬人化手法融景入情,烘托出主人公「見空巷」時的悽慘心境。「但對狐與狸」的「但」字,與前面的「空」字照應。當年「百餘家」聚居,村巷中人來人往,笑語喧闐;如今卻只與狐狸相對。而那些「狐與狸」竟反客為主,一見「我」就脊毛直豎,衝着「我」怒叫,好像責怪「我」不該闖入它們的家園。遍訪四鄰,發現只有「一二老寡妻」還活着!見到她們,自然有許多話要問要說,但杜甫卻把這些全省略了,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空間。而當讀到後面的「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時,就不難想見與「老寡妻」問答的內容和彼此激動的表情。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這在結構上自成一段,寫主人公回鄉後的生活。前兩句,以宿鳥為喻,表現了留戀鄉土的感情。後兩句,寫主人公懷着悲哀的感情又開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勞動,希望能在家鄉活下去,不管多麼貧困和孤獨!

  最後一段,寫無家而又別離。「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波瀾忽起。以下六句,層層轉折。「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這是第一層轉折;上句自幸,下句自傷。這次雖然在本州服役,但內顧一無所有,既無人為「我」送行,又無東西可攜帶,怎能不令「我」傷心!「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這是第二層轉折。「近行」孑然一身,已令人傷感;但既然當兵,將來終歸要遠去前線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處!「家鄉既盪盡,遠近理亦齊」,這是第三層轉折。回頭一想,家鄉已經蕩然一空,「近行」、「遠去」,又有什麼差別!六句詩抑揚頓挫,層層深入,細緻入微地描寫了主人公聽到召令之後的心理變化。如劉辰翁所說:「寫至此,可以泣鬼神矣!」(見楊倫《杜詩鏡銓》引)沈德潛在講到杜甫「獨開生面」的表現手法時指出:「……又有透過一層法。如《無家別》篇中云:『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無家客而遣之從征,極不堪事也;然明說不堪,其味便淺。此雲『家鄉既盪盡,遠近理亦齊』,轉作曠達,彌見沉痛矣。」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儘管強作達觀,自寬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終於湧上心頭:前次應徵之前就已長期臥病的老娘在「我」五年從軍期間死去了!死後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溝溪!這使「我」一輩子都難過。這幾句,極寫母亡之痛、家破之慘。於是緊扣題目,以反詰語作結:「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意思是:已經沒有家,還要抓走,叫人怎樣做老百姓呢?

  詩題「無家別」,第一大段寫亂後回鄉所見,以主人公行近村莊、進入村巷劃分層次,由遠及近,有條不紊。遠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則描寫細節。第三大段寫主人公心理活動,又分幾層轉折,愈轉愈深,刻畫入微。層次清晰,結構謹嚴。詩人還善用簡練、形象的語言,寫富有特徵性的事物。詩中「園廬但蒿藜」、「但對狐與狸」,概括性更強。「蒿藜」、「狐狸」,在這裡是富有特徵性的事物。誰也不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園中長滿蒿藜。在人煙稠密的村莊裡,狐狸也不敢橫行無忌。「園廬但蒿藜」、「但對狐與狸」,僅僅十個字,就把人煙滅絕、田廬荒廢的慘象活畫了出來。其他如「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徵性的。正因為是「老寡妻」,所以還能在那裡苟延殘喘。稍能派上用場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詩中的主人公就是剛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的。詩用第一人稱,讓主人公直接出面,對讀者訴說他的所見、所遇、所感,因而不僅通過人物的主觀抒情表現了人物的心理狀態,而且通過環境描寫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幾年前被官府抓去當兵的「我」死裡逃生,好容易回到故鄉,滿以為可以和骨肉鄰里相聚了;然而事與願違,看見的是一片「蒿藜」,走進的是一條「空巷」,遇到的是豎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滿目淒涼,百感交集!於是連日頭看上去也消瘦了。「日」無所謂肥瘦,由於自己心情悲涼,因而看見日光黯淡,景象悽慘。正因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與環境描寫結合,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當時戰區人民的共同遭遇,對統治者的殘暴、腐朽,進行了有力的鞭撻。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乾元二年三月,唐朝六十萬大軍敗於鄴城,國家局勢十分危急。為了迅速補充兵力,統治者實行了無限制、無章法、慘無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親眼目睹了這些現象,懷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寫成「三吏三別」六首詩作。這首《無家別》是「三別」的第三篇。

簡析

  《無家別》是一首五言古詩。此詩敘寫了一個鄴城敗後還鄉無家可歸、重又被征的軍人,通過他的遭遇反映出當時農村的凋敝荒蕪以及戰區人民的悲慘遭遇,對統治者的殘暴、腐朽,進行了有力的鞭撻。全詩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情感雖沉痛淒婉,批駁雖強烈深刻,卻不是一味直陳顯言,而是借景、物、事來寄情抒懷,顯示出非凡的藝術魅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