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旗后炮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旗后炮台
图片来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旗后炮台位于高雄市旗津区旗后山上,公告为国定古迹[1]

历史

  • 旗后建炮台之纪录,最早见于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之《凤山县志》:“旗后汛:炮台一大座、烟墩一个、望高楼一座”。
  •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清末为扼守打狗港整体安全,清廷派大臣沈葆桢来台办理海防事务,于打狗的大坪顶、哨船头及旗后山上,依地形高度设置有三座炮台,最高处的“大坪顶炮台”,现已埋入土堆,次高为“旗后炮台”,最低为“雄镇北门”炮台,三个炮台互成犄角,结合成为一组防御线。
  • 清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兴建,派淮军统领唐定奎、副将王福禄主持,聘英籍工程师督造。
  • 清光绪2年(西元1876年)完工。
  • 清光绪20年(西元1894年),旗后炮台配置四门英制6.5公吨8吋阿姆斯壮后膛炮。
  • 清光绪21年(1895年)乙未战争,旗后炮台被击毁。
  • 民国34年(西元1945年)后,国军于炮台及灯塔之间另筑碉堡。
  • 民国74年(西元1985),内政部公告“旗后炮台”为二级古迹。
  • 民国80年(西元1991元)高雄市政府进行修复。
  • 民国84年(西元1995年)1月1日开放参观。

建筑构造

旗后炮台”为台湾第一批洋式炮台,为国内唯二最早的洋式炮台。炮台入口为“八”字形,门额题有“威震天南”;门口砖墙上左右,各有一个用砖砌成的“囍”字,在台湾炮台古迹中是非常少见。

“旗后炮台”基座为下大上椭圆;北区为操练场;中区为指挥区,南区为弹药库;厚墙内侧为兵房,兵房上方有四座大炮。

建材以铁、水泥、红砖为主,是一座火力强大的近代西洋式炮台。

旗后炮台所用的红砖来自厦门,铁水泥购自欧洲,其他材料如木梁柱及石灰,可能来自福建或打狗当地。

旗后炮台经高雄市政府修复,门额字体依据古照片恢复“天南”二字。

原有的炮座区、兵房、弹药库、前后操练场等格局保存相当完整,见证清末的战防思考,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建筑风格炮台建筑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旗后炮台在台湾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与中国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术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炮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