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耐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6月21日 (五) 14:30 由 Hwx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國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出生於江蘇一代,興化白駒場人。關於他的生平資料正確性有所爭議,也有查無此人之說。主要是水滸傳一書作者素有爭議,有一考為該書根本非施耐庵所寫,而是羅貫中所寫。

然而施耐庵與水滸傳久為中國文學教材之一,他的基本生平在教科書上多為元朝末年的知識份子,中過舉人,做到進士,因不滿官場文化而加入地方起義,動亂平後將民間義士經歷改寫為小說,就是水滸傳的由來。

生平

《施氏家簿譜》等有關資料記載 施耐庵本蘇州人,據《施氏家簿譜》等有關資料記載,施耐庵,名彥端,系孔子門生七十二賢之一施之常後裔,父操舟為業,他13歲入滸墅關私塾就讀,19歲中秀才,娶季氏為妻,29歲中舉人,35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授任錢塘縣事,因受不了達魯花赤(官名)驕橫專斷,一年後憤而辭官歸里,以授徒、著書自遣。

施耐庵避戰亂在興化隱居寫《水滸傳

施耐庵因避戰亂遷此隱居寫《水滸傳》。據民間口碑,張士誠起兵反元,在平江(蘇州)稱吳王,聘施耐庵為軍師,後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因而棄官去江陰祝塘東林庵坐館。朱元璋發兵圍攻平江,戰亂波及江陰,施耐庵想起先後曾任松江同知和嘉興路同知的好友顧逖是興化人。那裡地方偏僻,四周環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陽 (興化別名)好避兵」之說,於是特意差人給顧逖送去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年荒世亂走天涯,尋得陽山(指昭陽,即興化)好住家。

願辟草萊多種樹,莫教李子結如瓜。(當時民謠:「李生黃瓜,民皆無家」)

顧逖見信後,馬上給施耐庵回信,歡迎他來興化避難。信中也答詩一首:

江南來問津,相送一笑舊同寅。

此間不是桃源境,何處桃源好避秦?

把梁山108將刻畫得淋漓盡致

施耐庵接信後,將大弟彥明留在蘇州原籍,帶了續娶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門人羅貫中,冒着烽煙,渡江北上,先在興化顧逖家中暫住,而後由顧逖相助,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濱白駒場購置了田地房產,在這裡隱居著《水滸》,他結識了許多農夫和鹽民,他們生活中的許多故事,成了他創作的素材,經過再創造,以驚人的藝術才能,將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將豪俠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死後建施祠,不幸毀於抗日戰火

施耐庵死後,他的十二世孫施奠邦發起,將其在白駒鎮上的故居改建為施氏宗祠。後來幾經修復擴建,遂成前後三進,旁有偏殿之禮堂。第一進為門廳,內設茶坊;第二進為書坊,供藝人說《水滸》;第三進為福蔭堂,供奉遷興始祖施耐庵及其後裔的靈牌,每年春秋二季在此祭祖。施祠不幸毀於抗日戰火。

名字由來

施耐庵一邊講學一邊寫書。一天,他寫到《水滸傳》中石秀智殺裴如海,頭陀敲木魚這一段,突然想到東林庵珍藏的木魚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問:你這庵里的木魚木槌,為何像寶貝一樣珍藏呢?徐麒說: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經拜佛用心極誠,一邊念經一邊敲木魚。說着他用手指着木魚的凹陷說:你看,想讓他們懂得,讀書,做學問就是要專心致志。施耐庵聽了,連連點頭:我們寫書,也要有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才行啊!事後,他提筆寫了「耐庵」兩個字,貼在門楣上,意國是告誡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難,寫好《水滸傳》。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稱為「耐庵先生」,時間長了,他也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便改名為:施耐庵。[1]

軼事:拳打惡霸

明朝初年的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遊玩,正遇見一個惡霸在強奪農夫的茶園。他十分氣憤地趕上前去阻止。惡霸見來人理直氣壯,只好偷偷地溜了。可是事後,惡霸打聽到來人的住處後,便花錢雇了一幫打手,圍住施耐庵的居所。施耐庵見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邁出了門。打手們見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其中一個黑臉大漢,手舉根鐵棒挾着風聲朝施耐庵的頭頂劈來。施耐庵側身擺頭,一個「順風扯旗」,讓過了棒鋒,雙手就抓住了鐵棒,同時飛起右腳,正好踢在大漢的小腹上,那傢伙便滾出一丈多遠。施耐庵舞起奪來的鐵棒,一陣旋風般的橫掃,嚇得那幫傢伙四處逃竄。

生平事跡

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的記載

=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跡材料極少,搜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說他原籍蘇州,後遷淮安,為至順辛未進士,曾官錢塘二載,以不合當道權貴而棄官歸里,閉門著述。施之常後裔,自幼才氣過人,為人仗義

熱點視頻

施耐庵好眼力,憑几句話就看出眼前是皇帝朱元璋

水滸108將,為何獨沒有趙姓?施耐庵借李逵之口說出了實情

參考文獻

  1. 施耐庵,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