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新青年

移除 4,787 位元組, 4 年前
领导人物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503/c405170-29249801.html 百年五四:“德先生”与“赛先生”的精神建构],中国作家网,刘勇 张悦  2017年05月03日06:40</ref>。
 
==领导人物==
 
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生于1879年10月 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
 
[[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参加县试、乡试,由于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败,一度拥护戊戌变法。
 
1901年以后,三次留学[[日本]]。与[[张继]]、[[苏曼殊]]等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
 
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襄助[[章士钊]]主编报纸,宣传排满革命思想。
 
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传播爱国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
 
1905年在安徽与[[柏文蔚]]等组织岳王会,联络大批革命志士,为同盟会在安徽的发展打下基础。武昌起义前后,在杭州活动,曾起草革命檄文多篇。旋回安徽,先后任[[孙毓筠]]、柏文蔚都督府秘书长,大力改革官僚政治。失败后,又追随柏文蔚讨伐[[袁世凯]],遭挫折,逃亡上海,继续探求救国救民道路。
 
1915年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儒家伦理道德、旧文学和旧教育,掀起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这既弥补了辛亥革命的理论不足,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拓了道路。
 
1917年1月,到北大任文科学长,推行课程改革,以白话文教学。
 
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评点时事,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宣传和教育,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
 
1919年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5月,在上海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开始发起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此后,在中共二大、三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长]],在四大、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总书记]]。
 
1922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上接受共产国际决定,由反对国共合作转为拥护国共合作,旋即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0月,鉴于[[国民党]]右派猖狂反共,在中共中央四届二次会议上,主张中共退出国民党,被共产国际否决,遂在主持中央工作中推行退而不出、办而不包的方针,在一系列事件上向[[蒋介石]]退让。
 
1927年3月,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4月5日,就所传蒋介石要袭击工人武装事,与[[汪精卫]]交涉,并与汪发表联合宣言,称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麻痹了人民对蒋介石反共阴谋的警惕性。翌日赴汉,反对[[武汉]]地区工农运动“过火”行为。7月辞总书记职。9月秘密返回上海。11月致函中共中央,建议工农运动应偏重经济斗争,不可存“以暴动取得政权”的幻想,遭中央驳斥。
 
1929年,在中东路事件中,反对作“拥护苏联”的说教式宣传,被中央拒绝。
 
从1929年5月开始,陈独秀与[[彭述之]]等接触到托洛茨基主义的文件,转向托派,激烈抨击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中推行的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10月,中共中央曾对他提出警告,他仍坚持己见,同年11月被开除出党。
 
1931年5月初,托陈取消派与[[莫斯科]]归国留学生托派小组织举行统一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在上海设中央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并发行刊物《火花》。
 
1932年,在上海淞沪抗战中,以托派中央名义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并向中共中央提议联合领导反日运动。
 
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民党领导抗日,拥护国共合作,与坚持打倒国民党、反对国共合作的托派中央决裂,并一度在武汉独立进行政治活动,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企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
 
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并撰文抨击中共执行的农村游击战争的抗日路线。7月入川,晚年贫病交加,仍不断撰文谴责I.V.[[斯大林]]肃反扩大化,彻底否定无产阶级专政,赞扬英美议会民主制度,表示要彻底推翻“我辈以前的见解”,认为V.I.[[列宁]]、L.D.托洛茨基的理论,不适用于中国、[[俄国]]和[[西欧]]。著作编为《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ref>[http://www.sohu.com/a/256354490_584058 陈独秀“汉奸”事件始末],搜狐网,掌上历史,2018-09-26 21:29</ref>。
==历史地位==
243,0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