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加坡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加坡植物园(英文: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马来文:Taman Botanik Singapura或Kebun Botani Singapura)占地74公顷,位于新加坡。约为英国皇家植物园大小的一半,纽约中央公园的五分之一。开放时间为早上5点至午夜12点,并且除国家胡姬花园[1]外全园免费。新加坡植物园南部为荷兰路和那比尔路,东部为古鲁尼路,西部为泰瑟尔道和古鲁尼公园路,北部为武吉知马路。公园最南端距最北端约2.5公里。2015年7月4日,新加坡植物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建园历史

1822年,博物学家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福康宁的政府山(Government Hill)上建立了第一个“植物学实验园”。其目的是评估该地区有潜在经济价值作物,包括高产的水果、蔬菜香料等。

1829年,该植物园首次关闭。

直到30年后,建立了现在的新加坡植物园。殖民政府用驳船码头(Boat Quay)的土地从商人胡亚基(英国人称之为黄埔先生,Mr. Whampoa)那里换来了32公顷的东陵的土地,并授予农业园艺协会(Agri 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建立植物园。

劳伦斯·尼文(Laurence Niven)被聘为园长和景观设计师,将一个植被茂密杂乱的区域改造成一个公园。现在新加坡植物园的布局很大程度仍与尼文的设计相同。1874年,由于农业园艺协会资金不足,殖民政府接管了植物园。

1877年,从英国皇家植物园运来的第一批橡胶树种子。1888年,博物学家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成为了园长,并带头种植橡胶树。种植试验的成功,他的方法得以在马来西亚推广开来。这使马来西亚后来成为了世界上天然橡胶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2]

另一个成就是由埃里克·霍尔特姆(Eric Holttum)教授在1925年至1949年创立的杂交兰花产业。他的杂交技术使新加坡之后成为了世界顶级的花卉交易中心之一。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新加坡的时期,东北帝国大学的地质学教授田中馆秀三接管了新加坡植物园和莱佛士博物馆。占领初期,他确保了植物园和博物馆内物品的安全。这两个学术机构也继续发挥着作用。埃里克·霍尔特姆和埃德雷德·约翰·亨利·科纳(Edred John Henry Corner)被软禁于植物园中,并指示他们继续杂交的园艺研究工作。新加坡植物园也被改名为昭南植物园。之后,东京帝国大学的退休植物学教授郡场宽成为了园长,直至战争结束。

视频

新加坡植物园 相关视频

新加坡植物园
新加坡植物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