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斯摩莱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
出生 (1721-01-01)1721年1月1日
苏格兰邦希尔
逝世 1771年1月1日(1771-01-01)(50岁)
国籍 英国
职业 作家
知名作品 《伏尔泰全集》
《蓝登传》
《亨佛利•克林克》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1],(1721—1771)出生于苏格兰邦希尔附近的一个乡绅家庭。从格拉斯哥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他一度担任军舰上的医生,在西印度群岛呆过一段时间,后返回伦敦开办私人诊所。斯摩莱特利用行医之余从事文笔工作,是一个十分多产的作家,著有六部长篇小说,两部戏剧,编辑和撰写的非虚构作品多达七十卷,还翻译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三十五卷本的《伏尔泰全集》,被誉为菲尔丁和理查逊之后18世纪英国最有才能的小说家。

类别 详细介绍
中文名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
出生地 苏格兰邦希尔
逝世日期 1771年
代表作品 《伏尔泰全集》
国 籍 英国
出生日期 1721年
毕业院校 格拉斯哥大学医学系

作品简介

受西班牙文学传统的影响,流浪汉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流行一时。斯摩莱特[2]的小说处女作《蓝登传》(1748)就是一部典型的流浪汉小说,它将一系列有趣的事件串联在一起,表现主人公寻找爱情与财富的经历。小说有很强的自传性,主人公蓝登出生于苏格兰的绅士家庭。因不堪其祖父的暴虐,蓝登的父亲在他很小便离家出走。在没有父爱的环境成人后,蓝登带上一名侍从到伦敦谋生。经过努力,他获得医师资格,当上助理海军医生,在海上经历过种种磨难,一度沦为奴仆并爱上主人的侄女。由于爱情无望,他返回伦敦,因债务缠身被关进监狱。后来,叔父将他救出,两人一起四处流浪,在西班牙遇见早年离家出走现已身为富豪的父亲。蓝登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绅士生活。

斯摩莱特1

原图链接来自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蓝登传》是斯摩莱特改造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传统的产物。它非常“适合英国现代读者的现实主义欣赏趣味,并且描写了一个可以辨认的现代世界”。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惊险曲折,但人物塑造却过于平淡无奇。而在其代表作《亨佛利·克林克》中,情况正好调了过来。

书信体小说《亨佛利·克林克》主要记述身患疾病的威尔士绅士马修前往巴斯疗养,妹妹碧莎及其侍女等人一同前往,然后又途经伦敦,北上爱丁堡,返回威尔士的经历。书名中的克林克使他们在旅途中收留的男仆,后来得知是马修的私生子。全书由不同人物所写的八十二封书信组成,从不同侧面描绘18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图景,塑造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糅合理查逊的艺术手法与菲尔丁的小说主题,表明作者已经摆脱早年模仿流浪汉小说的创作模式,具备了更强的艺术创造能力。《佩雷格林·皮克尔传》(1751年)的主人公是一位英格兰人,包含了斯摩莱特一些最为机智和欢快的讽刺。

文学地位

斯摩莱特的小说既具有很强的写实成分,又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与菲尔丁和理查逊一样,斯摩莱特是18世纪英国小说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的人物。经过这些小说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英国已臻成熟,从而为现实主义小说在19世纪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的小说观,道客巴巴网, 2007年06月25日
  2.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