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敖鲁古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被遗忘的边地群像,一个原始部落正在消逝的记忆。 独立纪录片导演顾桃重返敖鲁古雅的摄影日记。 完整记录使鹿部落鄂温克族在森林深处的原始生活。 揭开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敖鲁古雅,鄂温克的语言里,是“杨树林茂盛的地方”。喜欢纪录片的,一定还记得2009年在昆明翠 湖边的云南省图书馆举办的云之南纪录片影展,里面有纪录片工作者顾桃拍的一部《敖鲁古雅》。当年有一期《南方周末》,整版写了艺术家维佳的故事。这本书以日记体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作者在跟随拍摄使鹿部落的过程中,和部落里的人们结下的情谊。维佳,酗酒、写诗、画画、在猎点干活儿;他的姐姐柳霞,酗酒、养鹿;他们的母亲——部落里的萨满——芭拉杰依;酋长玛丽亚-索,也是萨满;酋长的大儿子,出色的猎人何协,何协的老婆卓耶,每天坐在炕头上等待丈夫回家,因为何协一次擦枪走火,误伤了卓耶,导致她大脑瘫痪在床,何协这么多年一直怀着愧疚温柔相待;顾桃父亲80年代去大兴安岭采访时认识的老猎人安道,安道的儿子毛谢……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故事。书的笔触朴素真实,对最后的使鹿部落的必然消失没有表现过多的愤懑或感伤,只是如实记录。书的结尾部分,使鹿人的自述,在酋长玛丽亚.索的声音里,即将消失的使鹿部落的历史缓缓呈现……

作者简介

顾桃

独立纪录片导演 满族

参加展览 获奖

2014 《犴达罕》台湾第51届金马影展纪录片提名

2014 《犴达罕》法国第33届让鲁什国际民族志电影节纳努克大奖

2014 《犴达罕》香港第38届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2013 《犴达罕》第2届凤凰视频纪录片最佳长片奖

2013《犴达罕》第10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年度十佳纪录片

2011 《雨果的假期》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小川绅介奖

2010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第4届新卡里多尼亚(法国)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10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白玉兰纪录片自然类金奖

2008《敖鲁古雅·敖鲁古雅……》 第5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年度十佳

读者评论

那就写一写编稿过程中,这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吧。

柳霞:封面人物,最佳女主角。鄂温克最后一位萨满的外孙女,芭拉杰依的女儿,柳芭的妹妹,维佳的姐姐,雨果的妈妈(这几位亲人可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柳霞对酒精的依赖程度与维佳不相上下,也许是敖鲁古雅酒瘾最厉害的,受酒精的伤害也十分严重(牙齿几乎掉光,因为偷酒酗酒经常被打)。柳霞的身世也是十分复杂:初恋情人自杀,丈夫早早去世,被鉴定为无法抚养子女,自己唯一的孩子被政府送到南方上学,曾经好几年才能见一次面。这些痛苦只能用酗酒来缓解。醉酒后会躺在帐篷里的一缕阳光下不停地念叨她热爱的雨果,驯鹿,太阳…… 也许真的是继承了萨满的灵性,柳霞拥有很多“神奇”:比如她总能把别人藏得严严实实的酒找出来喝光,她的预言总是很灵验,常常说出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与诗意的语言。顾桃常常被她的“神奇”吓一跳。 柳霞同样是异常坚强和勇敢的,年轻的时候曾用酒瓶猛砸黑熊的脑袋。她热爱生活,幽默乐观,爱唱歌爱跳舞。她勇敢追求爱情,并得到了爱情(在书中,柳霞共有两位男朋友)。 顾桃曾说过,柳霞是敖鲁古雅森林里他最关注的一个人,她让他感到震撼。 因此,说柳霞是这本书里的最佳女主角是当之无愧的。

维佳:最佳男主角。曾在姐姐柳芭的指导下在大学里学习画画,只一年就跑回森林里。才华横溢的天才的艺术家和诗人,写有关敖鲁古雅的诗,画有关敖鲁古雅的画,在大山里讨论莫迪里阿尼和德国表现主义,得到诗人席慕容的赏识。酗酒与柳霞同样严重,性情中人。不喝酒时话不多,喝完酒后缪斯女神便会光顾他的大脑,令他唱出天马行空般想象的诗句。当然酒后也常常把自己诗和画烧掉。书中收录了他的部分画作与诗稿。 艺术家常因酗酒而耽误干活,因此常被何老大修理。与毛谢是好朋友,毛谢死后,维佳感觉到自己仿佛失去了胳膊和腿,悲痛万分。 维佳遇见爱情后去了海南,在那里过着与大山截然不同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顾桃在看望维佳后,在日记里写:“深林里最后的一头犴困惑在热带雨林,无力咆哮,只有哀嚎。”现在维佳已经重新回到了森林,希望他能够在敖鲁古雅中收获真正的爱情。 2003年政府收枪时,维佳抱着枪在大山里东躲西藏与警察周旋,警察也不得不服气这个男人的倔强与坚持。“在我们这个时代,狩猎文化消失了,惭愧万分!”维佳似乎将传承使鹿鄂温克文化视为自己的最大的责任,也许这就是他痛苦的最大来源。

玛利亚.索:最佳女配角。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在中国拥有很高知名度的,作为“最后的女酋长”的玛利亚.索应该是书和纪录片的绝对主角。在顾桃的工作室,我看到一张照片,照片里的玛利亚.索穿着白色的民族服装,麻木而漠然地坐在帐篷边——拙劣的摆拍,实际上,玛利亚.索经常要面对媒体或游客的“长枪短炮”——她一律以沉默面对。在顾桃的纪录片中,她也很少直面镜头,通常以其他方式出现。例如,猎点上如搬迁这类的要事都需向老太太请示;不能在得到玛利亚.索的准许前喝酒,否则至少会飞来老太太的鞋子;老太太打列巴;老太太剥好了瓜子放在手心里坐在帐篷门口等小鸟“强纳咕”…… 因为不会也拒绝说汉语,也不愿意与人过多交谈,即使是顾桃也很难与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她在大山中生活了八十多年。几年前与学者乌热尔图的交谈中,玛利亚.索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讲述了过去的狩猎时代,也宣泄了她的不满,疑惑,愤怒。她的呼喊令所有人震撼,这一部分在顾桃的书中被完整收录。 继续与大山、森林、驯鹿为伴,继续以古老生活方式生活,是她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唯一的回应。

何协:最佳男配角。玛利亚.索唯一在世的儿子(儿子何英刚、何兴军,女儿罗丽克均已去世)。与艺术气质浓厚的柳霞、维佳姐弟不同,何协并不十分擅长表达,最多也只是吹起口琴表达自己的悲伤。然而,何协是猎民中真正的领袖人物,他勤劳能干,猎点上重要的劳作都少不了他。锯站杆(烧柴用)、锯鹿角,找鹿(最艰辛重要的活),打鱼(玛利亚.索爱吃鱼),安排猎点来客吃住。何协也是所剩无几的对大山还熟悉的人,曾带领顾桃去满归寻找犴达罕。 何协的孩子选择了山下的生活,妻子卓耶也因为身体不便长期在山下居民点居住。何协往返于山上与山下之间,承担着使鹿鄂温克的一切重任。有何协在山上,玛利亚.索会安心,其他的人也会安心。 因此,选支撑起整个部落的何协为最佳男配角可谓当之无愧。

●敖鲁古雅森林里的“重要人物”当然不止这四位,在顾桃的镜头和笔下,他们也同样处于重要的位置:

安道:猎民点上辈分最大的人,与儿子毛谢,女儿土刨一起生活。安道年轻时曾是最优秀的猎手之一,对狩猎时代无比怀念。安道十分幽默,和蔼可亲,举起拳头是他表示友好的方式。儿子毛谢去世之后,安道常常问别人:“我的毛谢去哪里了?”

毛谢:十分能干的猎民青年,沉默,勇敢,是维佳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去找鹿。曾与顾桃一起去汗马找犴达罕。同样因酗酒而死。

雨果:柳霞的儿子,被政府送往江苏某寄宿学校学习生活。想念森林、驯鹿和母亲,仍然具有森林之子的气质,但也已适应了现代文明的生活。笔者曾在今年夏天见过雨果,个子高高的,喜欢打篮球,已经完全长大了。

芭拉杰伊:柳霞与维佳的妈妈,鄂温克最后一位萨满的女儿。民族自尊心很强的老人。虽然自己也喜欢喝酒,但十分担心柳霞与维佳的酗酒,认为他们醉醺醺的样子会丢民族的脸。同样具有艺术天分,书中收录了芭姨的一幅未完成的画。

王瑛:汉族人,玛利亚.索的儿媳妇,何英刚的妻子。何英刚去世之后在猎民点上与玛利亚.索一起生活。勤劳、能干、善良的女子。 ●在书和纪录片中,有这样几个人,虽然已经去世若干年,但在猎点仍有深远影响的人。 柳芭:敖鲁古雅第一位大学生,才华横溢的画家。在中央民族大学进修并工作,但因完全不能适应城市生活重返森林。然而,森林里没有音乐没有画展的日子同样令她痛苦,常常酗酒,酒后在河中溺水身亡。柳芭在鄂温克人中影响很大,她是纪录片《神鹿》的主人公,她的事迹也被拍成电影。对维佳的影响很大。 何英刚:玛利亚.索的二儿子,十二三岁便已成为猎民点上最优秀的猎人,常同父亲拉吉米带上猎犬一同打猎。英勇无比,曾独自与黑熊周旋。他的勇敢赢得了美丽姑娘的芳心。十分疼爱自己的女儿琪琪,为了给女儿捕鱼,在不足膝盖深的河水中意外溺亡。 顾德清:顾桃的父亲,20世纪80年代曾深入敖鲁古雅森林,与猎民成为朋友并一同生活,并将自己的见闻以文字和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集结出版。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层关系,顾桃得以进入敖鲁古雅森林拍摄猎民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这本书。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