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操,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已知的最古形体为战国金文。

本义是指拿着,握在手里,后引申出驾驶、从事、弹奏、掌控、品行等含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操

拼音; cāo

部首; 扌

五笔; RKKS

仓颉; qrrd

郑码; djjf

字级; 一级字(编号3317)

平水韵; 去声·二十号;下平·四豪

部外笔画; 13

总笔画; 16

四角号码; 56094

笔顺编号; 1212512512511234

注音字母; ㄘㄠ

字源演变

操,形声字,手表意,表示用手拿,喿(sào)表声。"操"字金文时为上下结构,上品下寸,表示等级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法度,要把持有度、控制有方,有掌握的意思。发展到战国篆体文字(1),手旁演变为扌,喿表声。字体从战国文字演变到现代汉语中的楷体字,字体无明显变化。

操的本义是拿和握在手中的意思,例如"同室操戈"中的操字。又由握在手中产生了操纵的含义。操纵是用手开动或者用仪器控制机械的运行,例如"操纵着机器"。用不正当的手段加以支配、控制也叫操纵,如说"操纵表决权"。操的一个引申意义是当"从事"或"做"讲,如说"重操旧业"。用心料理或者筹划某件事情叫"操持",做事情过于急躁叫"操切"或"操之过急",按着程序和要求从事生产劳动或其他活动叫"操作",从事一件工作要费神考虑、用心张罗,叫"操心"或"操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两句出自刘鳃《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意思是说,要掌握上千支曲子,才能说得上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口宝剑,才能识别剑的好坏,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晋代葛洪《抱朴子·行品》篇有这样几句:"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意思是说遇到纠葛纷繁,难于办理的事情,而能果断地去处理,掌握法规制度而不徇私情的人,才是真正有才干的人。以上两例中的操字,都是掌握的意思。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是操的又一个引申意义,如"他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陈老总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方音讲话"等等。

操还有操练的意思。操练就是以队列的形式,演练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由此又有体操、健美操、课间操、广播操、军操、会操等词。会操就是各方面会合举行操演;操典是规定军事操作要求和原则的书,如"步兵操典"。

操的另一个义项是指人的行为品格,这个义项的一些词的意义比较抽象,要注意掌握各词之间的差异。如人的行为品质叫"操行",正确的志向品德称为"操守",人的气节操守叫"节操",坚定不改变的节操叫"贞操"。"风操"是指人的风度、气派、志向、品质诸方面。"情操"是由思想品质和感情综合形成的不易改变的心理倾向。"冰心雪操"是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冰一样纯洁的心灵,像雪一样洁白的节操,这个成语是形容人的品行光明磊落,清白无瑕。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七刀切

把持也。从手喿声。

说文解字注 把持也。把者,握也。操重读之曰节操、曰琴操。皆去声。

从手,喿声。七刀切,二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七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仓刀切。ࠀ�草平声。《说文》:把持也。《礼·曲礼》: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左传·襄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前汉·贡禹传》:勇猛能操切百姓者。注:操,持也。切,刻也。

又姓。明嘉靖给事中操守经,江西浮梁人。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ࠀ�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前汉·张汤传》:汤客田甲有贤操。注:所执持之志行也。《后汉·赵熹传》:熹少有节操。

又风调曰操。《南史·袁粲传》:淸整有风操。

又琴曲也。《后汉·曹褒传》:乐诗曲操,以俟君子。注:刘向《别录》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闭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灾害不失其操也。[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