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携:xié ㄒㄧㄝˊ。"㩦"、"携"简化为"携"。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 。

《说文解字》:"携,提也。从手、雟声。 "

相并以手牵引将行或提升是携之范式。

本义:带。如:携手、携带、扶老携幼。

衍义:引申指"离,叛离"。如:携离。携贰。

衍义:又用作姓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携

拼音; xié

部首; 扌

字码; 643A

五笔; rwyb(98)rwye(86)

仓颉; QOGS

郑码; dny

笔顺; 1213241112153

字级; 一级

平水韵; 上平八齐

总笔画; 13

部外笔画; 10

四角号码; 50027

Unicode; CJK

注音; ㄒㄧㄝˊ

字形源流; 统一规范简化为"携"。

详细释义 〈动〉

1.形声。从手,隽( jùn)声。本义:提着

2.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carry in hand]

携,提也。--《说文》

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诗·大雅·板》

3.又如:携壶;携带(提挈,照顾);携酒牵羊;携杖

4.拿着,持 [hold]

闲携杖,漫出门,官槐满路叶纷纷。--清· 孔尚任《桃花扇》

5.又如:携盘;携帚

6.牵挽;挽扶 [lead]

相携于道。--《淮南子·览冥》

吾与汝并肩携手。--清· 林觉民《与妻书》

7.又如:携抱(牵挽扶抱);携率(率领);携将(扶持);相携于道;携幼扶老;携扶;携负(牵背)

8.带,随身一道 [bring along]

携其妻子。--《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

于是夫负妇戴,携子入于海。--《庄子·让王》

民扶老携幼。--《战国策·齐策四》

携幼入室。--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携童几数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袁可立)携长君日置酒高会,召里中婣知弹碁博塞。--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

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明·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9.又如:携子同行;携女归宁;携行;携家眷同行;携款潜逃;携械投诚

10.通"愶"。离;背离;离散 [discord]

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

不如私许复曹,卫以以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其刑矫诬,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

须要宣布皇灵,携其党羽,则王直势孤,自不能容。--《西湖二集》

11.又如:携爽(背离);携弛(有二心而松懈);携泮(离散);携贰(有二心,叛离);携背(背离,背叛);携叛(背叛)

常见词组 携带、携扶、提携、携手、携步、相携、猜携、携隙、携负、携认、携解、携角、携行、携薄、携落、携背、携离、携玩、携率、携爽、携散、携提、携接、携持、携拔、携抱、携心、携将、携壶、携叛、携取、携养、携仆、招携、扶携、带携、国携、分携、便携、不携、扶老携幼、握雨携云、携云握雨、予取予携、负老携幼。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俗携字。

(携)《唐韵》戸圭切《集韵》悬圭切,ࠀ�音畦。《说文》提也。《六书故》县持也。《书·立政》左右携仆。《注》携持仆御之人。《诗·大雅》如取如携。《疏》物在地上,手举携之。《礼·曲礼》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注》提携,谓牵将行。

又离也。《左传·僖七年》招携以礼。《周语》节度不携。

又连也。《前汉·天文志》杓携龙角。《注》杓,斗柄也。

又姓。见《姓苑》。或省作㩦。俗作携㩗携,非。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海陆丰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东莞腔] kui2 [宝安腔] hi1

◎ 粤语:kwai4

◎ 潮州话:hi6[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