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史前五种最奇特恐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秘史前五种最奇特恐龙食肉牛龙 食肉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牛龙,属於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是一类中型的肉食性恐龙。食肉牛龙生活於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所描述及命名。它长着牛头一样的脑袋和两条很短的前肢。体型约8米长,3米高。体重在1--3吨。它生存年代是1亿年-9000年万前的白垩纪晚期,主要分布生存在南美洲。[1]

[]

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属名Mamenchisaurus)为恐龙的一属。生活在侏罗纪晚期提通阶,约1亿5000万年前到1亿4000万年前,广泛分布在东亚地区。属蜥臀目蜥脚下目马门溪龙科。

马门溪龙的体长可达22到35米,而脖子占一半长度,马门溪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长的动物。马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支撑着,因而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马门溪龙和一个网球场一样长,但它的身体却很“苗条”。它的脊椎骨中有许多空洞,因而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马门溪龙显得十分小巧。1亿4500万年前,恐龙生活的地区覆盖着广袤的、茂密的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越森林,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马门溪龙四足行走,它那又细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在交配季节,雄马门溪龙在争雌的战斗中用尾巴互相抽打。

三角恐龙 三角恐龙(Triceratops)对喜欢恐龙的人来说是非常亲切、熟悉的恐龙。三角恐龙(Triceratops)在角龙属中也是属于巨大种类的一种,它身体长度达9m以上。而且,头部长达2m,体重大概有12吨左右。其名称地意义是‘有三个角的面孔’。脸孔形状各稍有不同,就其种类就已确定有十六种。还发现了生病或受伤的化石。

三角恐龙相貌凶恶,是一种笨重的食草动物,以其脸上有三只大角而闻名,一只大角从鼻子的部位长出,另两只分别从两只眼睛上方长出。它生活在白垩纪后期,是恐龙大约在6500成年前灭绝前进化成最后的恐龙之一。成年三角恐龙可长到30英尺左右长,重达5吨。

棘背龙 棘背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9500万年前到 9300万年前。棘龙是一种外貌怪诞的食肉恐龙,全长12米,臀部高约2.7米,重约4吨。这么个庞然大物,竟在背上扯起一张大大的帆。这张帆由一连串长长的脊柱支撑,每要根脊柱都是从脊骨上直挺挺地长出来,使得这张帆完全不能收拢或折叠。科学家认为棘龙身长达到破纪录的17米,接近不少大型植食性蜥脚恐龙,远远把其他食肉恐龙甩在身后,是真正的最大的陆地食肉恐龙。

副栉龙 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又名副龙栉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小号手副栉龙(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P. cyrtocristatus)。

副栉龙的首次叙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藉由在埃布尔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叙述。副栉龙为罕见的鸭嘴龙类,目前已知少数良好标本,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副栉龙的最亲近物种应是最近在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类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这种结构引起许多科学文献的讨论;现在对于该冠饰主要功能的意见包括:辨别性别与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恐龙是一类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形纲动物,由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命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其是现代鸟类和梁龙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

恐龙有着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其已在地球上全部灭绝。

2024年2月29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举行了成果发布会。他们对江西会昌县修路开挖时发现的上千块化石碎片进行清理修复,发现了甲龙亚科新种——英良达泰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