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推定赎回损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推定赎回损益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推定赎回损益是指一家企业在按非债券账面价值从外界购入集团内部其他企业发行的债券时所产生的、从企业集团角度看已经实现的损益。

购买债券时所支付的价格大于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则债券推定赎回发生了推定损失;若所支付的价格小于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则发生了推定利得。

之所以称为“推定利得或损益”,是因为从企业集团来看,损益已经实现,应予确认,但在购入债券时并没有在集团内部有关企业的账上记录。当按债券账面价值购买集团内部其他企业所发行的债券,或者集团内部企业直接发生资金的借贷业务时,不会发生推定损益。

债券推定损益的账务处理

对债券推定损益的处理,存在着几种意见:

1、债券推定赎回的推定损益应妆按照债券的面值在购买公司和发行公司间分摊。这一观点被称为面值理论(Par value theory),假定母公司支付495 000元购入子公司发行在外的面值为500 000元,未摊销溢价为3 000元的一批债券,推定利得为8 000元(500 000+3 000-495 000),其中5 000元分摊给母公司,3 000元分摊给子公司。

2、另一种观点可称为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认为购入内部债券的企业是在母公司的指令下起着债券发行公司的代理机构作用。这样,上例中,推定利得8 000元应分配给子公司(发行公司),从合并报表看,相当于子公司按495 000元购入自己的债券。然后,再将债券赎回损益在母公司和少数股权间加以分配。尽管称不上一个单独的理论,有时,为简化处理手续,可将推定损益全部分配给母公司。

市场利率的变化使发行公司债券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产生损益,因此,在会计上应当将这种损益分配到分行公司,而不论交易的形式如何,也即不论由发行公司直接赎回还是由集团内部其他企业赎回。若不将推定损益的全部数额分摊到发行公司,则强调了交易的形式而忽略了交易的实质。从会计上说,交易的实质重于形式,代理理论更为合理。

推定赎回

推定赎回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对某一成员企业所发行债券的买卖行为。

推定赎回是针对集团而言的,由于母、子公司的债券投资和应付债券是“相应相反”项目,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予以抵销。在推定赎回过程中,购买者的购买成本与该债券发行者记录的相应账面价值的差额,就是推定赎回损益。对如何处理债券推定损益,在西方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

术语解释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对外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性质的书面证明,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书面承诺。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