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友於堂」(徐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探訪「友於堂」》是中國當代作家徐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探訪「友於堂」
富陽的最南端,有一個地域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美麗鄉村,名曰湖源鄉。元末詩人張憲有詩嘆曰:「湖源源上路,東與浦陽連。地勝藏春塢,居民小有天。秋山紅入畫,晴野白浮煙。一道桃花水,如今泊戰船。」一條湖源溪緩緩流淌,滋養着湖兩岸的湖源百姓,也訴說着湖源古往今來的悠悠往事。
一
明嘉靖初年,湖源廳基村村口的酒肆里來了一位中年客商。這位中年客商不是別人,正是湖源窈口村的潘姓始遷祖永照公。永照公祖籍安徽徽州祁門,早年外出求學經商。永照公遊歷富春,見湖源地區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物豐人和,遂生在湖源安頓之心。不久,永照公便在湖源商友的幫助下,攜家眷在廳基村定居,繁衍生息。
清乾隆十五年,潘家第七世高祖潘元公見湖源窈口交通更為便利,更有利於家族的發展,於是,和家人商量後,從潘塢村移居到了窈口村。從此,潘家迎來了事業發展的一個又一個高峰。
潘元公利用湖源山區獨特的自然條件,生產經營土紙。湖源多山,山上茂竹修林,正是造紙的好原料;湖源溪溪深水清,「湖源十八渡,渡渡要脫褲;一渡不脫褲,褲襠濾豆腐」,湖源水運發達,潘家所造土紙所需的原料及成品紙經由湖源溪絡繹而來,船船而出,為潘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到潘家第八世潘起仕公手裡,已有土紙廠十八所,所產標號「浙江省富陽潘同文」元書白紙行銷全國,富甲一方。窈口村逐漸成為湖源地區的商貿中心,各地客商聞訊而來,窈口村名聲在外。潘家亦成為湖源望族,村民同宗同祖,規模日趨龐大。
潘家七世高祖潘元公在村內闢建供祭祖宗的「樹滋堂」,繼而建造了潘氏宗祠。潘起仕公後又擇地建造起一幢當時的雄偉建築「潘氏友於堂」,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友於堂」面朝湖源溪,依山而建,前廳後堂,兩邊廂房,左右對稱,堂後還有一個蓄水防火的「平安塘」。全屋為三進八廂、三十二間兩層式樓房,共置有木圓柱224個,雕樑畫棟,技藝精湛,堪稱湖源地區的地標建築。
友於堂堂名出自《論語》,《論語·為政》中言「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潘起仕公取堂名為友於堂,是想以此告誡族人,同宗同族,一定要相互友愛,相互扶持,才能永續發展。
二
湖源友於堂的故事,還與清代官員、書畫家、富陽人董邦達董誥父子有關。
清康熙五十二年,董邦達18歲,補邑廩生。董邦達經人引薦,到湖源遊歷授課。因為董邦達的祖籍也是徽州,潘家與董家可謂同源。董邦達在湖源教書期間,不僅寄居在潘家,還與潘家六世惟翰太公成為了忘年交。
惟翰太公自己也略通詩書,耕讀傳家,對教書先生更是禮敬有加。惟翰太公雖比董邦達年長得多,卻把董邦達當作了朋友。除了在生活上多有照顧外,有空還常邀董邦達來家中作客。
董邦達才華橫溢,加之教授用心,深得學生喜愛,家長肯定,一時名聲鵲起。潘太公又推薦董邦達到窈口附近的桐廬舊莊、松山等地私塾任教。這一方面拓寬了董邦達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董邦達結識了更多的朋友。
雍正十一年,董邦達赴京趕考,高中進士,乾隆二年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其子董誥長江後浪推前浪,乾隆二十九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友於堂完工後,潘家想到當年與自己家族頗有交情的董邦達之子董誥題詞。當董誥接到潘家的請求後,想到潘家祖上對家君的友待,欣然命筆,寫下「古今來幾許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件事還是讀書」的對聯,對潘家「積德行善」的美德予以高度評價,也對潘家子嗣「讀書經世」給予鼓勵。董誥的墨寶懸掛於友於堂內,不僅激勵着潘氏族人代代相傳「積德讀書」的家風,而且護佑着潘氏族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風浪中安然無恙。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潘家六世惟翰太公當年的善心之舉澤披後人,且影響深遠。我想,潘家第八世潘起仕公當年命名「友於堂」,不僅僅是希望族人互相團結,也是希望潘家族人能夠與周圍人為友,與天下人為友。
三
時光流逝,轉眼到了清朝末年。清咸豐1861年的一天,太平天國李世賢部下的一個軍官帶着一隊人馬途徑窈口村。村民聞訊紛紛躲避,太平軍擊退了駐守在窈口的小股清軍,略有傷亡,盛怒之下,竟下令火燒友於堂及村內其它建築。眼見友於堂即將遭到戰火塗炭,緊急時刻,忽有十餘太平軍士兵站出求情,不許其他士兵火燒友於堂。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多年前說起。原來,這十餘太平軍士兵皆為天台人,於老家逃荒至湖源窈口山里落腳,以燒白炭為生。燒白炭環境艱苦,這些人雙腳長期與白炭接觸,生了爛腳,很是痛苦。一日,他們將白炭挑到窈口村來出售,爛腳恰好被經過的潘老太公看見。潘家在窈口產業頗多,其中也經營藥店。潘老太公就叫來夥計,給這些天台賣炭者配了藥膏,分文未取。
天台賣炭者千恩萬謝地走後,潘老太公還是不放心,特意去他們燒炭的地方看望他們,還給他們帶去了臘肉、白醃菜等忌口食物。潘老太公同情他們,不僅購買他們所產白炭,對他們還常有接濟。
太平軍起事後,窈口村的寧靜被打破。湖源一帶也來了太平軍。天台人感於燒炭艱辛,幾經商量後加入了太平軍的隊伍,不再燒炭賣炭。不過,他們對潘老太公的那份恩情卻是銘記於心的。當其他太平軍慾火燒友於堂時,這些天台人自然站了出來加以阻止。「友於堂」得以倖存。
潘老太公也絕不會想到,自己當年對賣炭者的真心善舉,竟保全了族人的三堂——友於堂、樹滋堂和聿追堂。太平軍退去後,潘老太公召集族人,感念善報之功,深追先人「友於」之意,告誡族人,扶弱濟困,積德行善。
湖源潘氏友於堂到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窈口村村民在「友於」精神的感召下,於內和諧共處,對外熱情好客。因此,「友於堂」不僅是一座徽派古建築地標,更是一處富有精神內涵的古蹟。[1]
作者簡介
徐軍,男,70後,浙江富陽人,杭州市富陽區銀湖中學語文教師,業餘以閱讀、寫作為樂,富陽區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