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拟刺尾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拟刺尾鲷

来自 360网 的图片

拟刺尾鲷(Paracanthurus hepatus):又称蓝倒吊,刺尾鱼科副刺尾鱼属的一种鱼类。体侧扁,口小。鱼体呈鲜艳的宝蓝色,并有明显调色盘状黑带;背鳍与臀鳍皆为宝蓝镶黑色宽边;尾柄与尾鳍皆为鲜黄色,尾柄两侧各具一根硬棘,尾棘鞘不明显。鱼体越大体色变淡。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自非洲东岸,东至莱恩群岛,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亚;包含密克罗尼西亚。[1]

形态特征

拟刺尾鲷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口小,端位,上下颌齿较大,齿固定不可动。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腹鳍仅3软条;尾鳍近截形。尾棘在尾柄前部,其后端固定于皮下。体蓝色,体上半部从胸鳍中央至尾柄全为黑色,但胸鳍后方具有一长椭圆形蓝斑;眼后另具一黑带沿背鳍基部纵走而与体之黑斑相连;背、臀及腹鳍蓝色而具黑缘;胸鳍前部蓝色,后部黄色;尾鳍黄色,上下叶缘黑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面海且有潮流经过的礁区平台,栖息深度在2-40米左右,生活于24-26℃水温,。成鱼通常会聚集于离海底1-2米高的水层,稚鱼或幼鱼则聚集在珊瑚的枝芽附近。  

生活习性

性情温和,遭受威胁时会将尾部棘刺竖起攻击敌人。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浮游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食。   

分布范围

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英属印度洋领地、文莱达鲁萨兰国、圣诞岛、科科斯群岛、科摩罗、库克群岛、西沙群岛岛、南沙群岛、斐济、法国南方领土(莫桑比克海峡岛)、关岛、印度(安达曼是、尼科巴岛)、印度尼西亚、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吉尔伯特、基里巴斯、凤凰岛)、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留尼旺、萨摩亚、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中国台湾岛、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托克劳、汤加、图瓦卢、美国(夏威夷岛)、美国本土外小岛屿(霍兰德 - 贝克)、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主要价值

体色艳丽,是水族馆里受欢迎的鱼种。  

人工养殖

最小水族箱尺寸:300升 饲养难度:容易 饲养要求:盐度 1.020-1.025;酸碱度 8.1-8.4 性情:温和 水族箱最大成体尺寸:25厘米 岩礁缸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草食 主要产地:斐济、印度洋、索罗门岛 种属:粗皮鲷科 蓝倒吊是一种大家最喜爱的、美丽的吊类,能活很长时间。很容易与其他吊类区别,因为其卵圆形身体及黑的粗条纹。身体颜色如调色板的深蓝色,非常亮丽。 需要300升以上的水族箱饲养,带有一定数量的藏身地点及足够的游泳空间。蓝倒吊比其他吊类更易养,但有时对其他蓝吊有攻击行为。如果想多养一些,应该同时放入足够大的缸。缺点是比其他品种的鱼更容易患白点等皮肤寄生虫病。 虽然吊类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喂食动物性饵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这能增强其身体免疫力,减少攻击行为及提高其全面健康。也可以在石头上绑上干海草来喂食,每天建议喂食3次。或者准备一些人工的植物性饵料,能更方便些。  

参考来源

  1. [1],360网 ,

[[Category: 300 科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