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报春苣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报春苣苔
报春苣苔原图链接

中文名:报春苣苔

学 名:Primulina tabacum Hance

别 称:石烟、报春苣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苦苣苔科

族:长蒴苣苔族

属:报春苣苔属

种:报春苣苔

命名者及年代:Hance,1883


报春苣苔(学名:Primulina tabacum Hance)是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烟草气味。叶均基生,叶片圆卵形或正三角形 ,顶端微尖,基部浅心形,边缘浅波状或羽状浅裂,裂片扁正三角形,下面还有腺毛,叶柄扁平,边缘有波状翅。聚伞花序伞状,花序梗与叶等长或比叶短,苞片对生,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两面被短柔毛,花冠紫色,筒细筒状,檐部平展,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花药长圆形,子房狭卵形,花柱粗,蒴果长椭圆球形,8-10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广东北部(连县、阳山一带)、湖南、广西和江西。 [1-2] 生长于海拔约300米林下。生长区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凉爽、阴湿的石灰岩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 可作药用植物,也具有中药的科研价值。 株形优美,花色艳丽,可作观赏花卉。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烟草气味。叶均基生,具长或短柄;叶片圆卵形或正三角形,长5-10 厘米,顶端微尖,基部浅心形,边缘浅波状或羽状 浅裂,裂片扁正三角形,两面均被短柔毛,下面还有腺毛,侧脉每侧约3条,上面平,下面稍隆起;叶柄长2.5-14厘米,扁平,边缘有波 状翅。 聚伞花序伞状,1-2回分枝,有3-9花;花序梗与叶等长或比叶短,被短柔毛和短腺毛;苞片对生,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厘米, 有腺毛。花萼长约6.5毫米,5深裂,两面被短柔毛,筒长约1毫米;裂片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约5.5毫米,宽0.8-1.1毫米,顶端有 腺体,边缘上部每侧有1-2个三角形小齿,齿顶端有腺体。花冠紫色,外面和内面均被短柔毛;筒细筒状,长约9毫米,口部直径3毫米; 檐部平展,直径约1.6厘米,不明显二唇形,上唇长约7毫米,2深裂,裂片狭倒卵形,长约5毫米,宽3.2毫米,顶端钝,下唇长约9毫米,3深裂,裂片也为狭倒卵形,长约6毫米,宽4毫米,顶端圆形。雄蕊无毛,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约1毫米处,近丝形,长约0.8毫米,花 药长圆形,长约1.5毫米,连着;退化雄蕊3,长0.2-0.3毫米。花盘高约0.5毫米,由2近方形腺体组成。雌蕊长约2.6毫米,子房狭卵形,长约1.5毫米,与花柱被短柔毛,花柱粗,长约0.5毫米,柱头长约0.6毫米,2浅裂。蒴果长椭圆球形,长3.2-6毫米。种子暗紫色,狭椭 圆球形,长约0.4毫米,有密集小乳头状突起。 花期8-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北部(连县、阳山一带)、湖南、广西和江西。 [1-2] 生长于海拔约300米林下。生长区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凉爽、阴湿的石灰岩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温度不能太高(适宜20-25℃),湿度要大(适宜90-100%),光线不能太强(适宜较弱的散射光)。 报春苣苔

繁殖方法

季节选择:以春季和秋季为宜,即在每年的3月初至5月初或10月初至11月中旬进行。实际上在温湿度可控的温室大棚中,全年均可进行扦插繁殖。 基质准备:扦插基质的 pH值在6.5-7.5为宜。种植土壤要求疏松透气,可采用混合基质,即泥炭混合珍珠岩或泥炭混合河沙(粗沙),其体积比为1:1。基质消毒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也可用400-600倍液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后将苗床中的基质 表面弄平整。

叶片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为母株,用剪刀剪取其成熟叶片,剪叶前和每剪 1 片叶片,用75%的酒精消毒1次。叶 片的切割方法因种类和叶片大小而异。叶柄较长或叶片小的可不切割,即全叶扦插;叶柄短或叶片大的可采用纵切、横切的方式进行切割。 横切叶片可将叶柄端或近叶柄端的切口在吲哚丁酸(IBA)100-200毫克/升水溶液中速蘸2-3秒,纵切叶片则直接将切口在生根剂中速 蘸,以利于叶片生根以及子株的快速生长。 扦插前将基质浇透。采用斜插法,倾斜角度不超过60°。横切叶片将叶柄端或近叶柄端插入基质中,纵切叶片则将切口端插入基质中。扦 插深度2-3厘米,插后浇透水。环境温度控制在18-30℃,夏季高于30℃用遮阳网遮阳降温,冬季温度偏低,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达到保温效果。扦插苗避免强光直射,应置于 60-70%阴蔽环境中。基质湿度要求保持含水量为20-30%。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可 通过间歇性喷雾达到所需的空气湿度。叶片扦插后10-20天 即可生根,50-60天可产生新芽(即子株)。叶片生根后要减少喷水的次数, 以免烂根。

栽培技术

以新芽长成具有4片以上叶片且具有根系的幼苗作为1个植株,即1个子株,并以该标准作为可以进行移栽定植的依据。叶片产生的幼株如 果无法拆分为具有叶片和根系的单一植株时,可全部看作1个植株。用剪刀将新植株从叶片上剪取下来。以口径16-18厘米、高度14-15厘 米的塑料花盆为定植容器。定植时,花盆底部可用瓦片、铜纱网或尼龙网覆盖盆底的排水孔,然后放入砾石或碎砖作为排水层。再在花盆中填充适量基质,将植株置于花盆的正中间,继续填充基质至距离盆口2-3厘米处,压实根部周围基质, 浇透水,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1000-1500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杀菌。定植好的盆苗置于遮光率为60-80%的环境中。

水份:当基质表面见干时即可浇水,保持基质湿润。春秋两季浇水时间在每天上午 10 时左右,夏季浇水在每天早上7-8时或傍晚17-18时,高温时段不可浇水。冬季浇水宜在晴天中下午时段。冬季气温较低, 浇水量要适当控制,以基质微潮为宜,不宜过湿,以免根系腐烂 。春季是植株的生长旺盛期,应适当增加浇水量,保证较高的基质含水量。 浇水采用淋浇的方式,从根部侧面浇灌,避免直接从植株正 上方淋浇。因为某些种类的叶片较大,以至于完全覆盖了花盆表面,直接从植株正上方淋浇, 水分会顺着叶片被引流到花盆外,而不是 流进花盆内,植物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易发生脱水而死亡。 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50%以上,以65-85%为宜。注意冬季的湿度不能过高,低温高湿的环境容易产生病害。

施肥:报春苣苔不喜大肥,对肥水要求不高。 但施入一定的肥料,可以促进其快速生长。施肥时间宜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一般采 用根灌的形式,用0.1%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5:15:15)溶液20-30天灌根1次。施用液体肥时,应尽量避免喷在叶片上,因为 该属植物的叶面茸毛较多,肥液残留在叶片容易引起腐烂。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炭疽病和灰霉病。

软腐病的防治可采用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64%𫫇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喷施。

炭疽病可采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灰霉病的防治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进行喷施。

虫害主要有蚜虫、蛞蝓、蜗牛、蚧壳虫和鼠妇。

蚜虫主要危害嫩叶、嫩枝和幼嫩的花序。可用 40%氧化乐果 1000 倍液喷施。

蛞蝓和蜗牛常在潮湿的地方出现,夜间出来咬食幼叶、幼根及花朵,可在植物周围及花盆上撒上生石灰。蛞蝓的防治可采用15%茚虫威悬 浮剂1100-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00-2400倍液喷施;蜗牛的防治可采用10%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克/升氟啶脲乳 油1000-1500倍液喷施。

蚧壳虫主要寄生在花梗、嫩枝上,蚧壳虫成虫防治困难,应在卵孵化盛期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

易遭鼠妇取食根茎,可喷施50%磷胺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

主要价值

可作药用植物,也具有中药的科研价值。 株形优美,花色艳丽,可作观赏花卉。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2004年——濒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级。

因分布地较分散,各地种群的大小差异较大,多处石灰岩洞口生境开发旅游多年,严重受到人为干扰或堆放医疗和生活垃圾而生存状态堪忧。仅有中国连州上柏场种群纳入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东安舜皇山和宁远紫霞岩(九嶷山)的分布点属于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受到一定的保护,连州寨背磊岩洞处于较原始状态外,其它分布点受干扰程度极大,种群均处于濒危状态。

呼吁有关部门加强保护管理和宣传工作,切实做好保护措施,让该保护植物得以长久生存和发展。除了对报春苣苔进行就地保护外,还可进行迁地保护,对其迁地保护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并在中国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广东发现罕见报春苣苔 野生种全球不到200株

近日记者从华南植物园获悉,广东省新发现4种野生报春苣苔,其中怀集报春苣苔极其稀少,该品种的野生个体全世界不到200株。、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