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扎哈哈迪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3月12日 (二) 18:42 由 Wfang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
原文名 Zaha Hadid
出生 1950年10月31日 
伊拉克巴格達
逝世 2016年3月31日
國籍 伊拉克
別名 阿拉伯語: زها حديد‎
職業 建築師
知名作品 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

扎哈·哈迪德[1],Dame Zaha Hadid;(1950年10月31日-2016年3月31日),譯音 薩哈·哈帝,台譯札哈·哈蒂,生於伊拉克巴格達,後定居英國,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築聯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碩士學位。此後加入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與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執教於AA建築學院,後來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2016年3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66歲。

人物簡介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於1983年入選香港T he Peak Club的設計競標方案,獲得廣泛讚譽。此後,她在柏林 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爾多夫的藝術和媒體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灣歌劇院( 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競圖中均獲得一等獎。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在從事理論和學術研究的同時,在1979年自己開業,為倫敦伊頓廣場( Eaton Place)設計了一幢公寓。該作品於1982年獲建築設計金牌獎。其他項目還包括為倫敦Bitar設計家具和室內裝飾(1985年),在日本設計了幾幢大廈,如東京的兩個項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還為格洛寧( Gronningen)的視頻藝術展設計展館,1992年在紐約古金漢博物館設計了"偉大的烏托邦"展覽。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託設計萊茵河畔維爾城的維特拉消防站,建成後為漢堡、波爾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務。[2]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於1983年開始在AA建築學院展出大型繪畫回顧展,此後其繪畫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點有紐約古金漢博物館(1978年)、東京GA畫廊(1985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3](1988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1994年)和紐約中央火車站候車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還被眾多機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作為永久收藏品收藏。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並非全然地西化與現代性。在伊拉克長大的扎哈,從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複的花樣,藉由織工的雙手,波斯地毯將現實轉化為交纏豐富的世界。無獨有偶地,織工也多半為女性。

對扎哈最直接的影響仍是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 AA)。她在那裡就學時,該學院可說是處於黃金時期,堪稱全世界的建築實驗中心。學院繼承 "建築圖像派" 的傳統,學院的多位師生——庫克、庫哈斯、楚米、寇斯,將現代世界的憾動轉化為他們作品的主題與造形。他們勇於做為全新的現代主義者,嘗試捕捉不斷變化的能量,增加新視點,企圖為現代性提出新視點。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庫哈斯的神秘拼貼,還是庫克的宣示性,他們都將多向度透視、快速移動而強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構,整合為意象-這些意像的表現乃是描述多於定義。

因病逝世

扎哈·哈迪德於2016年3月31日在邁阿密的一家醫院中因心肌梗塞而死亡,享年66歲。此前她曾在當地接受了支氣管炎的治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