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战争和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战争和人》 ,作家王火的代表作,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炎黄杯人民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全书一百六十多万字,以三部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的小说构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独立成文,也可首尾相衔,分别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内容独特新颖,爱国主义教育气氛浓烈。 《战争和人》讲述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时局变化。作品以主人公童霜威、童家霆父子在抗战全过程中的飘泊行踪为线索,表现从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到1946年3月抗日胜利、内战迫在眉睫这一段时间的中国社会生活,人物的行踪遍布沦陷区和解放区以外的大半个中国。这种全景式的时空结构为人物的描写设置了一个俯仰古今的宏大背景。作品具有突出的史诗结构和鲜明的史诗风格。 《战争和人》的主线是童霜威宦海沉浮,几经磨难,由混沌和懵懂逐渐走向觉醒和光明的过程。另一条主线则是童家霆由年幼无知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正义战士的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王火的《战争和人》三部曲原名《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 小说《战争和人》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儿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童霜威战前曾因官场失意而牢骚满腹,自命清高又难免随波逐流,但在抗日还是投敌的关键时刻,却以他骨子里的民族气节,拒绝了各方势力卑劣的笼络与威逼。八年烽烟中,他携子童家霆避难南陵、宦游武汉,亡命香港、隐居上海、辗转重庆,见识了各阶层人士的生活百态。他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战争和人》是一部具有诗史品格的巨著。作品以主人公童霜威、童家霆父子在抗战全过程中的飘泊行踪为线索,表现从1 936年12月西安事变到1946年3月抗日胜利、内战迫在眉睫这一段时间的中国社会生活,人物的行踪遍布沦陷区和解放区以外的大半个中国。“这种全景式的时空结构在意义蕴涵上有史的效应,也为人物的描写设置了一个放眼神州、俯仰古今的宏大背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拥有强烈的史诗意识,作品具有突出的史诗结构和鲜明的史诗风格”。

作者简介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迄今已出版作品三十余部、七百余万字。反响较大的长篇有《霹坜三年》、《外国八路》、《在忠字旗下跳舞》及回忆录《长相依》、《过客蓦然回首》和《王火散文随笔》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以抗日烈士节振国事迹为题材的小说《赤胆忠心游击队长节振国》在中央台连播,被改编为话剧、评书、京剧,拍成影视,译成外文发行国外。其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炎黄杯人民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预览

《战争和人》三部曲,原来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单行本形式先后在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二年分别出版。一是因为写成一部先由出版社审发一部,二是因为每部都能单独阅读、独立存在。但无论从写作时的整体构思或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读要求来说,三部曲是有连贯性的,是三本系列,一个整体。所以现在再版,就以《战争和人》为总名,三部结成一套,改用统一的封面,献给读者。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