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獨生兒子超生女(朱相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的獨生兒子超生女》是中國當代作家朱相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的獨生兒子超生女
1.
不曉得是今生的緣分呢,還是上輩子的冤孽?我居然和一個從不認識的女人結了婚。當我們在一起生活到第四個年頭的時候,我們不僅認識了,而且還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其實,在我們那個年代,像我們這樣走到一起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很多,都是這樣糊裡糊塗地就躺在了一張床上。也正是因為後來有了孩子,那些糊塗人就逐漸有了些感情,有了要在一起生活一輩子的想法了。
那個時候,生一個兒子或是一個女兒,都算是正常的。如果是既要生個兒子又要生個女兒,那就不正常了。其中,就必然有一個是超生子女。當我得知家裡那個糊塗人又給我生了個女兒時,本也糊塗的我心裡就實實在在咯噔了一下子:犯法了!當時雖然還沒有計劃生育法,但那基本國策卻已明明白白地寫在了憲法裡。
那時有個口號:獨生子女光榮。我那兒子因此就光榮了近兩年多的時間,直到他有了妹妹以後,仍舊認為自己還是個光榮的「獨生子女」。相反,超生子女就好像可以與「恥辱」劃等號。其實,恥辱的倒不是那孩子,而是生孩子的那些糊塗人。事實上,也還真像那麼一回事,自從女兒一生下來,就東躲西藏,似乎見不得人。最終,還是受到了罰款和降工資的處罰,才給女兒上到戶口,取得上學讀書的資格。
2.
兒子出生的時候,是在春天的一個早上,油菜花開得正燦爛的時候。躺床上的糊塗人沒聽見兒子啼哭,有些着急地問:咋不哭?接生的醫生用食指在孩子嘴裡摳了一下,屋子裡就「哇」地一聲,有了嬰兒的哭叫。他也就僅僅哭了一聲,就兩眼望着房屋上的那片亮瓦,不再哭叫了。我當時還在這樣思想:剛出生,就專注於一縷亮光,以後對讀書該會也有興趣?
大約是兩歲半吧,我就把他送進幼兒園。在那天中午的飯桌上,他興高采烈地對我說,教室外面有隻鳥兒在叫他:幾葉,幾葉…… 我的心當時就往下一沉:吔,這可不是好兆頭哇。做為教師的我,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其實,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想法也不完全正確,他還是能夠讀書的。中考時候,僅差三分就考上了中師。
那個時候,能考上中師,算是很優秀的。
他就差那麼一點點。或許,差的是運氣?
3.
我的女兒出生在一個很不恰當的時候。那時正是計劃生育白熱化階段,到處都在逮懷有超生子女的糊塗女人。逮住了就像是押壞人一樣,把那糊塗人扭到醫院,強行打針引產。為了保住這孩子,我家裡那個糊塗人,是門也不敢出,藏在家中提心弔膽度日。
那年冬天,女兒終於出生了,在她出生的第二天,就送去了外婆家。後來,那個糊塗人也去了那邊,直到八個月後,她才若無其事地一個人回到了家裡。
實在想女兒了,我們就去看看,給她買點好吃的,或送些錢過去。誰知道,我們想她,她卻一點都不想我們。只認得外婆家裡的那些人,不認識我們,竟然連喊也不喊一聲。
一天,外婆家裡的人都上地里去了,屋子裡就只剩下了她和我。我伸手去抱她,她就怯生生地攏來了。我問她:你叫我什麼?她那聲音小得像蚊子:爸爸。我抱起她,高興得直跳起來,帶她到水塘邊去看釣魚,到山坡上去曬太陽。一直到天都黑了許久了才回家。我始終覺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高興最幸福的一天,女兒喊我「爸爸」了。
那時候的人也真是糊塗,總覺得人生在世必須得有兒有女,好像才是一個完整的家,才會獲得更多的幸福。
4.
女兒三歲多的時候,我們就去把她接了回來,和兒子一起,待在我們身邊。一家四口在氤氳着炊煙的瓦屋裡,三頓煮着紅苕稀飯,吃着泡青菜酸蘿蔔,日子倒也過得香噴噴甜蜜蜜的,要多愜意就有多愜意。現在想起來,那段時光永遠都是那麼的美好。
暑假到了,中午太熱,我就領他們去池塘里,教他們游泳。上岸時候,兒子走前面,女兒走後面。忽然,身後沒有了女兒的說話聲,轉身看水裡,幾縷淡淡泛黃的頭髮,飄在水面上。我嚇了一大跳,趕緊抓住她的胳膊提了起來。她揉揉眼晴,吐了幾口渾水,死死抓住我的手,再不肯鬆開。
黃昏時候,紅石咀上面有風,我們就去那裡乘涼。嘻鬧中,我和兒子朝着山灣里喊叫:來捉超生子女喲。立刻,就有一個小人兒緋紅着一張小臉,折轉身就篤篤篤地往家裡跑。害怕她摔倒,我們也就回家。我把她抱在懷裡,一路小跑,好像後面就當真有人攆來了。她那雙小手,緊緊摟住我的脖子,嘴裡不停地喊着:快跑,快跑 …… 那時候,不知為什麼,我們竟是那樣的糊塗,竟敢明目張胆地對抗國家政策。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不知道我們還要生下多少個超生子女?
5.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輕拂河面的春風,吹開了若干遍年年都在開放的花朵;掠過山前的秋雨,滌盪了幾萬年來自秦嶺那邊的黃色沙塵。
當年的糊塗人,也沒見變得多聰明,好像依舊糊塗。他們已經生不了孩子了,該當年那些獨生子女和超生子女生孩子的時候了。一個不知道該是說好還是該說不好的消息,雷霆樣滾動在中華大地上空:一對夫婦,可以生育第二胎第三胎了。作為我們那一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卻成了真真實實的現實。如果時光能倒流,我們就一定會再生幾個兒子或女兒,讓家庭充滿更多的歡聲笑語。無奈,青春不再,我們就只好寄希望於自己的下一代了。你們看看,這是不是還在犯糊塗?
傻傻的給兒子說,多養一個孩子,將來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希望。兒子笑笑,好像他並不願像我們一樣的糊塗。給女兒講,多一個孩子,保險概率就增加一倍,到年老時候可獲得雙倍的回報。女兒也笑笑,什麼都沒說。我也明白,他們不願意說出來的話是:那成本也在成倍地增漲。
照現在的行情,假如要養個兒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費用,那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就是要找工作,買車買房,娶女人,哪樣不是天文數字,哪樣不令人膽戰心驚?你看看,現在的人有多現實(應該說是聰明,不像我們那一代,糊裡糊塗一輩子),活得有多累? 不過,我還是想對我的兒子和我的女兒說一句:未來永遠都是一個看不透的魔幻世界,絕不能用現在的思維去定位將來。否則,那將又是另一場糊塗。[1]
作者簡介
朱相友,四川省儀隴縣第二中學退休教師,儀隴縣作家協會會員,南充市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