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喜欢你沉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喜欢你沉静》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诗作,他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1]

作品原文

 我喜欢你沉静,就好象你已经离去,

  你从远方听我,我的声音触不到你。

  好象你的眼睛已经飞逸

  好象亲吻封闭了你的嘴皮。

  象一切充满了我的心灵

  你从中浮现,充满我的心灵。

  梦中的蝴蝶,你就象我的心灵,

  宛似忧郁轻轻。

  我喜欢你沉静,好象你在远处。

  好象你在哀叹,蝴蝶也象鸽子咕咕。

  你出远方听我,我的声音达不到你:

  让我安静在你的沉默里。

  让我与你的沉默交谈,

  沉默明亮如灯,简朴如环。

  拥有安静与星宿,你象夜晚。

  你的沉默是星,迢遥却直坦。

  我喜欢你沉静:就好象你已经离去,

  遥远又充满忧愁,好象你已经逝去。

  只要一个字,一个微笑,就已足够。

  我是快活,又不是真的快活。 [2]

作者简介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