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我不信世上会有君子国,这使我活得不矫情;我不信‘他人皆地狱’,这使我活得不狡猾。” 你信命吗?原生家庭是“命”吗?血缘亲情是“命”吗?你相信奋斗能够改变命运吗?个人奋斗是为了成功,还是为了每天都过得充实?大千世界,我们该怎么安放自己,才叫和解?如果注定平凡,我们该怎么办? “我”被父母遗弃,从大学退学,在深圳摸爬滚打;“我”被亲人逼得出离愤怒,却不能卸下责任;“我”找到了爱情,收获了友情,命运却要“我”交出生命…… 著名作家梁晓声以他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通过两个年轻人的奋斗故事,讲述人与命的深度纠葛,呈现不幸和幸福的多维辩证,思考人何以为家,何以为人。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折射着大时代的变迁,记录着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也预示着我们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作者简介
梁晓声,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代表作品:《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人间烟火》《雪神》《慈母情深》《看自行车的女人》
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梁晓声长篇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原文摘录
我二姐在信中说,“按你的指示,把事落实了,你只管放心。还说,“其实你大姐家的日子,也不是多么困难。她家一个儿子 我还一ル一女呢。她家杨辉一参军,家里没什么负担了。我这 儿一女,却正是花钱的时候。农村盖房子,谁家不借钱?一万两 万,打工一年不就还上了?我家欠的,比你大姐家还多呢 我把信撕了。 我决定不回信。 那封信中,除了“把事落实了”那一行关键的字,别的话都令 我反感一一好像我为杨辉的事白出五千元钱完全是多此一举;好 像我真要急亲人所急雪中送炭,她何小菊才最应该受到帮助。那 日我对钱产生了一种相互冲突的意识—— 膜拜与厌憎 是 的,首 先是膜拜。倘若我不出那五千元钱,即使接连发出几封信,把道理 说烂了,杨辉参军的事会顺利解决吗?肯定不能啊。估计后几封 信,对于我大姐的丈夫(我真不愿称他姐夫),还不成了撮火之信? 可五千元一到位,我和我大外甥,居然都顺利地心想事成了。倘若 我并没给我二姐也寄去五百元“代理费”,她会替我去办吗?难道 她不会回信以“不干涉内政”为借口,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态度?或者,也象征性地去我大姐家说上几句,实行了“自我完 成”,对结果却不予落实?要是那样,我的五千元有没有可能功亏 篑地白出了呢?如果我大姐的丈夫既收了钱,也还是不许他儿子去参军,我又能有什么辙?相距千里之遥地与他打官司将钱要回来?那现实吗? 可钱一用到位,那事迎刃而解,不留任何尾巴。相比于道理,钱的作用简直功莫大焉。道理的作用显得那么地轻如鸿毛,令人不屑。这还是在所谓“亲情”之间,杨辉还是我们一个共同的亲人 领略了钱这种“唯我独尊”的作用,我对钱不由得起了厌憎之感。那是一种附带着恐惧的厌憎;因... 刘大爷说:“你没见工地上快没人了?过几天办公的活动房拆,他们坐办公室的人也都回老家过年了。即使法院当天就受理了,可哪天开庭是咱们说了算的吗?开庭那天哪找被告去呢?准道咱们都不回老家了?一块儿找地方住下去等着打官司?”
书评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说过这样一句让人看过不忘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听到这句话,好多人仿佛打了鸡血,更加笃定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慢腔热血地要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命由我不由天”里的“我命”,指的是天命,是父母给的,这决定了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和基因怎样。
我们要看到,哪吒是魔丸和灵珠这样的灵物转世变的,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三岁的小孩就可以斩妖除魔,普通孩子被远远甩在后面。
赢在起点也就算了,哪吒的老师是太乙真人,普通孩子根本没有可能由这样牛的老师亲自教学。
还有,哪吒的朋友是灵珠敖丙,天赋奇高,义薄云天,普通孩子也交不到这样的朋友。
所以,这世上的大多数人生来注定就是既平凡又普通的人,安之若命,承认我们自己的平凡和普通,接纳我们自己的平凡和普通,这也是一种修行。
但是我们还拥有,由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所决定的“实命”,以及文化给的“自修命”。承认、接纳我们自己的平凡和普通,通过“实命”和“自修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在平凡中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找到快乐和幸福,一生做一个好人,这同样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成功。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我和我的命》这本书,作者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著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人世间》以最高票获得第十届矛盾文学奖,并改编为电视剧《人世间》,好评如潮。
在《我和我的命》这本书中,通过两个八零后年轻人的奋斗故事,讲述了平凡和普通人的人与命的深度纠葛,呈现出平凡和普通人的幸与不幸的多维辨证,能够让我们深度思考,作为一个平凡和普通的人,我们究竟该何以为家、何以为人。
1.天命
方婉之,一个出生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孩子,因为当年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生两胎,而中国传统思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当时的许多地方,“无子”即等于“无后”,兹事体大。
而方婉之已经有了大姐、二姐,所以,如果方婉之还是女孩子,父母的“既定方针”就是送人。
不幸的是,方婉之就是一个女孩子,而不是男孩;幸运的是,方婉之被送给了一个没有孩子、对方婉之亲如己出、有一个善良妈妈、充满正能量的幸福家庭。
方婉之在这样的家庭幸福地成长着,在物质食粮、精神食粮的丰富滋养中,自信、大方,成绩不算最好,但不耽误在重点高中读书,不出意外的话,读一所重点大学不成问题。
不幸的是,在高考前夕,曾一天几次用奶瓶给方婉之喂奶的于姥姥去世了,第一位亲爱者的死,带给方婉之巨大的情感打击,以致影响了备考状态。
幸运的是方婉之还是考上了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将来当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人生也挺好。
不幸的是,大二时,方婉之的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养母妈妈去世了,并且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世。
方婉之去到一个叫神仙顶的村子,见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大姐、二姐,并分别留了三千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足以解危救难的不是小数目的钱。
方婉之的本意是想用这九千元钱,问心无愧地将这种令人烦恼的关系来个一刀两断的。
因为,当时中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现状的差距是巨大的,方婉之对于自己的“根”居然在神仙顶这个落后贫穷的农村,内心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惶恐。
不幸的是,神仙顶的自称与方婉之有亲戚关系的人,把方婉之努力学习的大学奋斗目标扰成了泡影。被逼无奈,方婉之逃离大学去往深圳,开启了打工人生。
2.实命
在深圳这片热土,方婉之决心开始自己的“实命”,即养母妈妈讲的由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所决定的命。
1980年8月正式成立的深圳特区,在2002年已是中国的一片热土,吸引着五湖四海的青年不断地奔赴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
为了让自己拥有独立生存能力,方婉之把妈妈留给她的钱都存起来,只靠着每月辛苦赚来的钱生活。
方婉之从食堂的帮厨开始了打工之路,住在废弃的卡车上;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医院做护工,住在地下小旅馆;第三份工作是在包装厂当文秘和车间总线长,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取了深圳居民证,同时开始了夜大的学习。
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使她即使在远离家乡的异乡为异客,因为有书的陪伴,而不觉得孤独。妈妈和爸爸多年的良好家教,使她在灯红酒绿中,从来不曾迷失自己。
尽管打工的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左一个右一个的困难,但做一个平凡的好人的人生目标,指引着方婉之从一个目标走向下一个目标。
在和挚友李娟,因为维护工人权益、领导工人罢工而双双丢掉工作之后,排除各种困难开起了一个小超市,开始了自己当老板的新生活,后来又开了第二家大超市。
这期间,帮大姐家孩子资助资金圆参军梦,帮二姐家孩子解决学费,对生父开口叫了爸,给生母上了坟。
3.自修命
自修命是文化给的,不仅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指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关系。有些人有知识,但文化上可能很糟糕;有些人文凭不高,却值得尊敬、引为良友。
方婉之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知“天命”了。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很平凡和普通的人。
平凡意味着能力方面一无专长,普通意味着人与财富沾不上边。一个人的天分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是做一个好人,却与天分和能力无关。
但是方婉之安之若命,坦然接受自己的“天命”,不以平凡和普通而自卑,因为从没因平凡而懒散,从没因普通而对自己没了心向阳光的要求。
做一个平凡的、普通的好人,一生做好人,也是成功人士,而这个成功不需要投资,不需要天赋。
无怨无悔地做一个好人,在平凡中自尊地生活,在普通中恪守做好人的原则。
38岁的方婉之,身患癌症,但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历经种种磨难,终于使台湾高山茶在神仙顶漫山遍岭地生长着,并且打开了国际市场,做成了这件扶贫神仙顶、扶贫贵州的有益之事。
方婉之尽管生来平凡、普通,但认真做好人,足够的坚忍,所以,尽管不断地发生着不幸,却拥有了人生主要的三大福气:幸福的爱情、温暖的亲情、真挚的友情。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我给出的意义的践行者。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唯愿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有经商致富才能的李娟,也愿我国全面扶贫成果不断巩固,使每个人的社会关系之和都向好的方面不断地发生量变和质变。
我和我的命,真正可敬的人,是由实命和自修命所证明了的人。
总结一下: 《我和我的命》这本书,主要写了在中国当年的现实背景下,我和李娟在深圳这块热土的不懈奋斗历程。
在这其中,人与命的深度、多重的纠葛,呈现出的幸与不幸的曲折的命运轨迹,折射出了大时代的变迁,记录了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
何以为家,何以为人,一生做一个平凡、普通的好人,不但是人的幸事,更是一国之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