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愧疚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毛的作品

语言特征:机智、诙谐、朴素的散文话语。自然、清新、朴素 ,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不但生动而且富有个性。

在内容上,她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之外,它还是一种生命纪实。三毛的散文有一种探索的意味在里面,探索生命以内的东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别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这就是后来传说的 三毛体了。

结构特征也很特别的,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1]

原文欣赏

亲爱的通信朋友:

  各位的来信,实在是宝贵的。信中所谈的问题,有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本身也有的种种迷茫和困境。这一次信件分类中,想谈谈“愧疚”的主题,这样的来信,也是占多数的。

  大凡心存歉疚的人,在本质上往往偏向躁急性格。做出来的事,说过了的话,甚而伤害到某一个人,在事情发生时的心态与事情过后的再思,往往自相矛盾,而且悔不当初。其实,在心地上,这些来信的朋友,都是善良的。这样的来信,大半以青少年朋友居多。而内疚的对象,往往是家人手足,尤其是对父母。

  看见一些来信中做儿女的因为伤害父母,内心苦痛自责而笔下千言的写出来——给三毛,总使我有一点点冲动,想照着来信地址将原信寄回去,收信人,写上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这不就成了和事佬了吗?当然,没有真的去做,因为来信没有允许我如此。

  其实,心存内疚的人,大半是有心的人,只是在行为上——修补人格性情的决心,十分不积极而懦弱。

  当我们,无论是有心或者无心伤害到了一个人、破坏了一件美事,知道错了,已是难能可贵;懂得自责,又进了一步;放在心里折磨自己,或写信向不相干的第三者去痛哭流涕,这也是好的,起码这都一步一步在自觉自省。

  可是,写信给没有受到伤害的朋友,倾吐心事,在动机上仍是出于“自私”,这种“写信目的”,无非是想使自己的罪恶感减轻一些而已。尤其是写信给完全不相识的人如我。

  内疚又分许多种。有时,芝麻大小事情发生了,太过善良的人,便将它们看成世界末日,把一切的错都招来放在自己心上,默默的受磨折,日而久之,影响到往后性情上的不能开朗和释然,几乎成为病态。

  也有另一份内疚,认真造成了一个事件,直接影响到他人的幸福,那么这又另当别论了。

  说到题外话去,被伤害的人,没有学着保护自己,任人伤害,也是值得检讨的事。当然在此说的只是一般人情世故,不是报刊上出了社会人命的那种。

  我们再回过来说歉疚感。既然自认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或只是出于误会、急躁、不耐烦等等情况下而造成的人际僵局,那是最不必苦痛的。

  中国有一句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打一个比方,最常见的——既然当初有这份狂妄和任性,向母亲大叫大骂,不体娘心,而今难道没有同样的勇气和良知,去母亲身边诚心道歉说明,使这冰冻的疼痛化为和风?

  古时“周处除三害”,不在于他除了前面两害的好本事,他的自我顿悟和改变,才是这个故事因而流传下来的可贵可敬之实。

  对于父母、手足、同学、朋友,如果真正背负着那么沉重的歉疚感——如同信上所写。那么不必再悄悄来信给我了。一来又来,于事无补,徒然浪费精神。

  这种感觉如果积压太久,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解决的方法,除了道德之外,内心真诚痛下决心只要出于一片至诚,对方百分之九十是能谅解的。万一,对方仍不肯谅解,这其中,我怀疑涉及金钱的事占大半,那么欠债还钱,分期分年分月摊还,不占他人血汗辛苦,才是实事求是。情感的欺骗,自然又是一种。某种人,对情真真假假,游戏人间本来不是死罪,如果对方不是如此人生观的人,也拿来开玩笑,造成他人遗恨终身,自己虽然也有悔意,总是伤德。这便不是道歉能解的事了,那份内疚,是该当跟随一辈子的——是为报应。

  也有上面所说,芝麻大小之事,发展成仇,自己存心道歉,他人不肯原谅,也是常见的事。这件事,涉及双方胸襟和本身性格。强求不必,尽其在我,尽情尽义而对方仍不能化敌为友,那么更不必痛苦,只有算了。

  这类来信的朋友,大半善良而谦虚,很少怨怪他人,只有深责自己。其实所谓内疚,不过小事一桩,勇于化解,就是善待本身良心。

  思想是可贵的,行为亦是可贵,这两件事,相辅相成,缺一便不圆满了。

  谢谢来信使我明鉴省视自己,感激不尽。

  三毛上[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于四川重庆,后旅居台湾。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种。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怀。

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

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涵无限,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的技巧风格吧。   

有读者认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无论是她遗留下来的众多作品、她的游历和她心灵情感的转折,都是充满一点点浪迹天涯的意味。[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