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想起儿童时代的过年(王慧清)

想起儿童时代的过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想起儿童时代的过年》中国当代作家王慧清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想起儿童时代的过年

1960年代末,儿童时期的过年情景,我至今还依稀记得。

春节快到了,一定是惦记着过年的新衣服。妈妈会裁剪和缝纫,歇班时,到小西关的商场买来布料,给我们仨孩子每人做一身新衣服。提前做好了,也试穿过了,年前的准备就算踏实了,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那一天才能穿。爸爸懂得布料,记得他有时买回布料给妈妈讲,这布料是怎么样的好。我能记得的是,后来出的化纤面料,不起褶皱,洗过之后,不用熨铁熨,我很喜欢。

家里常给点儿零花钱,我会买一点绘画的纸笔和颜料,会买几本小人书。快过年的时候,就遛遛许多卖烟花的摊位,必须买的是红色的、百头的小红挂鞭,是湖南浏阳出产的。钱富余的话,再买几个二踢脚,也是红色的包皮纸。再挑几个烟花,点燃后可以跑动的烟花。

大年三十到了,穿上了崭新的衣服,满心欢喜!妈妈则还穿着在家的衣服,把我们换下来的脏衣服,弄个大盆,开始洗衣服了;炉子上坐的热水,跟不上用的,要洗整个晚上的。过年,好像她没有什么可高兴的。

我兴高采烈,穿着新衣服走出门,口袋里装上百头鞭拆下来的单个小红炮,拿着香,边走边放。到野茶馆胡同找同学们去。杨克家,正在吵架,据说,他对他的新衣服不满意。

三十晚上,鞭炮齐鸣,到12点了,我一定在芥园大堤的街上,看放炮和烟花。野茶馆一家,青龙庙胡同一家,比着放。到12点半,也放不完,可羡慕他们那两家了,他们真有钱!

同学中开始有抽烟的了,点烟放炮。我拉开抽屉,私拿了家里的钱,买了一盒恒大,藏在棉服口袋里,整晚上在外面抽烟、放炮。下半夜回家,父母问,你动家里的钱了吗?我说没有。睡下一会儿,突然,爸爸妈妈像疯了一样的,把我从睡梦中?1?5起来,俩人一块打我,虽然并不用力,那阵势我是从来没见过的,吓哭了。

原来,他们翻了我的口袋,有烟和零钱。之后,教育我,不许抽烟,不许私自拿钱花。

这一生都记得那一幕;后来,从来不买烟,不抽烟,和那段往事是有关联的。

过年的时候冬天,天津人家家都存了大白菜,吃大白菜就是每天的主菜了。过年父母放假,做一些好菜,我们家会有一位亲戚来串门,并且在我家吃饭。我父亲的堂弟,他一个人在天津工作,婶子和孩子们在衡水老家。叔叔喜好喝酒,我爸爸不善饮酒,爸爸就是3钱的小杯,喝下去,便红了脸,他说:“惠清,你陪陪你叔叔喝吧”。10岁上下,喝白酒便是常事了。

妈妈做的炒白菜,非常好吃,我纳闷,怎么天天吃白菜,今天的白菜和每天的白菜不一个味儿呢?妈妈教我炒白菜和熬白菜,做法是不一样的。平常,姥姥或者妈妈是熬白菜,油少、肉少,白菜梆子一起熬,自然不好吃,而选择了菜心,多油、多肉、勾芡,放点醋和香油,火要旺,那白菜炒肉多么好吃呀!

姥姥、妈妈为过年准备蒸馒头,我也一起跟着做,发面放碱水,面发起来后做馒头、做蒸饼,也做一些刺猬,枣糕之类的好看的面点。

叔叔要回老家看望家人,也带上我,我爸爸的亲弟弟一家人也在衡水老家。临行,家里装好了米和白面,让我带着给我亲叔叔一家过年用。去西站乘火车,扛着那半袋子米面,累的我腿发软,走道都晃悠了,真是远道无轻载呀。

在衡水深县于科公社的供销社,叔叔要买酒进家,柜台用酒舀子,打出来酒,叔叔先品品。他教我品酒,不要喝下去,先闻闻,然后抿一小口的酒,在嘴里,体会那酒的味道,我试试,果然,衡水老白干的酒就是香,而不是辣!

农村的主食是玉米和高粱,碾成面蒸窝头或者熬粥,他们笑着说,我妹妹来老家,说窝头剌嗓子,咽不下去。原来,带着玉米或者高粱在碾子上,要耐心地多碾才行,我玩耍地跟着推碾子,一圈又一圈地,直到面越来越细了,才收回家。蒸窝头或者熬粥,我都喜欢

农村没有电,晚上,比我大的闫叔带着我们小孩们抓麻雀,门廊上落着许多麻雀在睡觉,用手电一照,麻雀不飞,直接就抓下来了。用泥包上麻雀,到大队部,那大的炉子里,放进去,过一会儿,拿出来,剥掉泥土,也带下来了羽毛,吃麻雀胸脯上的两块肉,红彤彤的瘦肉,可好吃了!

晚餐,不知道叔叔从哪儿弄来的乳猪肉,说也是按照我们烤麻雀的方法,给乳猪包上泥土,烤熟了,弄回来的。此时,喝着衡水老白干,就着乳猪肉,乳猪的骨头就是脆骨,可香了!这大概是我吃过的最好的宴席了,而且是绝无仅有的美味[1]

作者简介

王慧清,男,1960年3月生,天津市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