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想當然 |
成語: 想當然 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
成語出處
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後漢書·孔融傳》
成語釋義
憑主觀想象,以為事情應當是如此。《後漢書·孔融傳》:「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氏 婦子多見侵略,而 操 子 丕 私納 袁熙 妻 甄氏 。 融 乃與 操 書,稱『 武王 伐 紂 ,以 妲己 賜 周公 。』 操 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殺之三宥之三》:「 東坡 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有雲;『 皋陶 曰殺之三, 堯 曰宥之三。』 梅聖俞 以問 蘇 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棘闈誌異》:「吾想 小蕙 端重,恐 文炳 未必能玷,汝所言亦想當然耳。」 茅盾 《報施》二:「他越說越興奮,自己也不大弄得清是他的想當然,還是真正實事。」[1]
成語典故
想當然這個典故的溯源:《後漢書.孔融傳》中記載,曹操攻下袁紹的老巢鄴城,消滅了袁紹、袁尚父子的割據勢力。曹操的兒子曹丕見袁尚的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強行占為夫人。孔融知道這件事後寫信給曹操,編造說周武王伐紂時,把紂王的妃子妲己賞給了周公。曹操不解其中的譏諷之意,遂問此話有何根據,孔融回答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這不過是用現在的情況推測過去,其實周公絕不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想當然」一詞即由此出。 意思: 現指憑主觀推斷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2]
蘇軾的想當然
北宋嘉祐二年,歐陽修主持貢舉考試,命作文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閱卷中,當副主考將一篇立論新穎、文情並茂的奇文上呈於他,這位文壇領袖在擊節讚嘆的同時,也記住了文中一個他此前根本不曾見過的典故。
試卷拆分後,才知曉此文出自蘇軾之手,於是,他就請教這個年輕人:「『皋陶殺人和帝堯救人』一典出自何處?」聞言,蘇軾笑道:「恩師,學生在《三國志》中,曾讀到一個『曹操奪取幽州』的故事。打敗袁紹後,曹操就將擄獲而來的袁紹之子袁熙的妻子,賞賜給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聽說這個事甚為不滿,隨即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編了一個故事說,周武王伐紂獲勝,擄獲了妲己,便賜給其弟周公旦。曹操見信後大惑不解,因為所有史書都記載妲己為姜子牙所殺,怎會被武王賞賜周公旦?但孔融是當代大儒,該是言而有據。於是見到孔融時就問起此事,孔融說:『我以今日之事揣測古人,只是想當然,並無出處。』曹操聞之頗為心服。學生文中所說的典故,亦如孔融,也是想當然耳。敬請恩師見諒!」聽蘇軾這麼一說,歐陽修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好一個『想當然』!不久的將來,人們一定是只知子瞻,不聞老夫矣!」
好讀善用、勇於創新,從蘇軾的「想當然」之中,歐陽修看到了他的卓爾不凡,於是便時時予以提攜,終使其名揚四海,光耀千秋。[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