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惊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惊鸿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惊鸿 释义:1、惊飞鸿雁,2、形容美人体态轻盈。3、借指体态 轻盈美女旧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惊鸿 [1]

拼音 jīng hóng

繁体 惊鸿

释义 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借指体态轻盈的美女或旧爱。

出处 《文选.曹植.洛神赋》

词目

惊鸿。

引证解释

1.惊飞的鸿雁。

三国·魏·曹植 《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仰落惊鸿,俯引渊鱼。”

2.形容美女轻盈优美舞姿

唐·刘禹锡《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诗:“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宋·张先《天仙子·观舞》词:“惊鸿奔,风袂飘飖无定准。”

清 ·龚自珍《霓裳中序第一》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3.借指体态轻盈的美女或旧爱。

唐·韦应物《冬夜》诗:“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

宋· 陆游 《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明·唐寅《题仕女图》诗:“梅花萧寺日斜时,蓦见惊鸿软玉枝。”

清·李渔《玉搔头·闻警》:“只要在风涛影里慰惊鸿,谁想在云霄顶上终日困飞龙。”

词语辨析

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鸿:即鸿雁,也叫大雁。

曹植《洛神赋》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后来人们就用“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

也有人用“惊鸿”描绘剑客的身姿:“剑客的身姿随着剑在空气中的游走而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惊鸿”与人们常说的“惊鸿一瞥”的“惊鸿”,与“惊弓之鸟”的“惊鸟”是完全不同的鸟儿,不可搞错!

惊弓之鸟虽说的也是个“惊”字,但它形容的是稍有动静就吓得要命的一副可怜相。而“惊鸿”却并非“受惊之鸿”,而是指姿态轻盈飘逸、样貌佳美的女子了,“惊鸿一瞥”则是姿态绝佳美女的一望了。

典故

“惊鸿”一词出自曹植赋的“翩若惊鸿”句。

“翩”字是说鸟儿轻盈疾飞的样子,在塘畔河边捕虫捉鱼之鸿,用翅膀奋力拍打,以防自身掉落水中。嬉水疾飞即称“翩翩”。

惊鸿:惊飞的鸿雁。

将美女轻盈体态喻作翩翩疾飞的嬉水之鸿,使人顿觉新鲜惬意,美不胜收,于是出现“惊鸿”一词。

后来,南宋诗人陆游的名诗《沈园》也用过“惊鸿”:“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是陆游怀念前妻唐琬的诗作,但因陆母不喜欢唐琬,夫妻被迫分离,唐琬改嫁一个姓赵的人家。

陆游曾在沈园路遇唐琬及其后夫,因此在他旧地重游时,感慨万端,写了《沈园》诗。

最令陆游伤心的,是桥下春水仍泛绿波,曾映照过心中最爱的唐琬的“惊鸿”倩影,而今一切皆无了!

古有四大美女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姿,后有清末文学家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提到“落雁者,鸿也”此处指昭君,强调女子姿色之美身材之曼妙!

如今,在许嵩的歌曲《惊鸿一面》中,他也写下了“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的佳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