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惊蛰意象(山水耕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惊蛰意象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惊蛰意象》中国当代作家山水耕夫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惊蛰意象

每年到了“立春”,大多数人都会粗浅地认为已经进入春天。其实,这只是天文学意义上春天的开始。如果按照气象学的定义,只有立春”过后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才算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纬度相差较大,因而气候差别也比较大,所以各地进入春天的时序,也就相应地有早有迟。对于南方地区来说,真正启动入春的模式,应该是在“惊蛰”过后。

说起“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因它而产生的各种物候现象,实在是既丰富而有趣。古代历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意思是到了农历的二月,天气转暖,春雷震响。由于动物进入冬眠之时,皆藏伏于泥土之中,不饮不食,称之为“蛰”。而所谓“惊蛰”节气,其实就是天上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时间。对于这个说法,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而对于我来说,因为一次亲身邂逅的经历,因而对其颇有领悟和感触,内心已然深信不疑,并将永远烙印在记忆的深处。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春天,当时我在武平县万安乡政府工作。这天早晨,我偶然翻阅一下日历,知道当日恰逢“惊蛰”节气,交节的时间点是晚上七点二十分。这天晚上暮色降临的时候,天空中新月乍现,群星闪烁。我站在乡政府三楼的走廊上,向夜色朦胧的远方眺望,发现四下里一片寂静,只有依稀的灯光映照在远处的池塘上,闪动着粼粼的波光。突然,我听到一声低沉的蛙鸣,从远处的池塘那边传过来,如同一个惊悚的音符从琴弦中拨响,瞬间把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不过,这一声蛙鸣刚停歇下来,另一只青蛙也在池塘对面叫起来。随即,我听到一声、两声、三声的蛙鸣,从池塘和水田的不同角落应和起来,先是稀稀落落,声调显得压抑而低沉;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嘈杂,声调也越来越高亢。接下来,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我听到面前响起的蛙鸣声,由近及远,此起彼落,鼓噪喧杂,浑然一体,已然组合成为青蛙们的一场大合唱,在周边的田野上声势浩大地演绎起来。看到这般情形,我连忙看了一下手表,时针刚刚走过七点二十分的位置!

我顿时惊呆了!这实在是太神奇了吧?面对时间和物候如此惊人的巧合,接连发出长长的感叹!实在觉得不可思议!我的心智一下子被点亮了,从内心深处感悟到:这绝对不是偶然的物候现象,而是自然界密电码传递的结果。此时此刻,我完全被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深地折服了!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何能够如此精准地计算出“惊蛰”发生的时间?

俗语道:“春雷响,万物长”。一旦到了惊蛰节气,苍茫大地逐渐告别料峭的春寒,拂去朦胧的睡意,从梦境中完全苏醒,翩然地进入了美丽的春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春风殆荡,草木萌发,莺歌燕语桃红柳绿,总是给人以诗情画意、姹紫嫣红的印象,给人以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力量。

古人对于“惊蛰”节气征候的描述,主要有“三候”:一是桃始华;二是仓庚鸣;三是鹰化为鸠。意思是桃花开始盛开,如青春少女嫩红娇俏的脸颊,绽放出千娇百媚的姿容。黄鹂鸟也感知到位了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开始婉转悠扬地啼鸣。而山鹰类的鸟喙此时较为柔软,不能捕食,化身为布谷鸟(此说法应当是古人存在认知的局限,并不科学)。在此之前,尽管有许多春天来临的迹象,不过都是春天的铺垫和前奏而已。只有从“惊蛰”节气开始,才真正迎来了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春天。

惊蛰”节气过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万物萌动,春意融融,正是南方农村浸种催芽、溶田播种的时候。我们的家乡流传一句谚语:“懵懵懂懂、惊蛰好浸种”。其用意就是提醒大家要从节日的氛围中回过神来,赶快下田从事耕种,千万不要耽误了农时,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呵!这个时候,农人们会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挑起犁铧,赶着水牛,走向山垅溪畔的田地里,在布谷鸟的啼叫声里叱牛犁田,在平整如砥的秧田里播撒种子,用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勾勒一幅清新明朗的春耕播种图!

是啊,“惊蛰”确实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节气。自此而始,大地将换上美丽动人的春装,以娇媚清新的形象,以优雅可人的风度,风姿绰约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你为之沉醉。

[1]

作者简介

山水耕夫,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