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設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情感化設計 |
《情感化設計》是電子工業出版社於2005年5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美國的唐納德·諾曼,譯者是付秋芳和程進三。
該書闡述了情感在設計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深入分析了如何將情感效果融入產品的設計中,列舉了從日常家用電器到電腦,從個人網站到電子郵件等非常豐富的事例。
書籍信息
書名:情感化設計
作者:(美)諾曼 着,付秋芳,程進三 譯
ISBN:10位[7121009404] 13位[9787121009402]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定價:¥36.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以獨特細膩、輕鬆詼諧的筆法,以本能、行為和反思這三個設計的不同維度為基礎,闡述了情感在設計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將情感效果融入產品的設計中,可解決長期以來困擾設計工作人員的問題——物品的可用性與美感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好用的東西一般都是難看的。本書堪稱設計心理學的經典力作。
本書列舉了非常豐富且新穎的事例,從日常家用電器到電腦,從個人網站到電子郵件,從計算機遊戲到電影,從現代通信工具,如手機,到機器人,覆蓋範圍非常廣泛,因而正如本書最後所指出的一樣,我們都是設計師,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實際上都在與設計打交道。
本書對所有從事設計和心理學研究的人們均會有所啟發,特別是軟件設計人員和工業設計人員。
推薦
這是一部人文與科技知識相融合的書籍,作為信息科技工作者,我讀了這部書也深受啟發。本書作者既是國際着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又是計算機專家,同時具有探索人的心理與機器的能力,這也許就是他的着作受到許多領域讀者歡迎的原因。將此書翻譯成中文可以使更多的讀者讀到它、理解它,為此,我願意推薦此書給廣大的讀者,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其它技術科學領域的讀者。
張鈸 院士
2005年3月於清華大學
在國內工業設計教育中通常習慣關注產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對於情感之於產品的影響,研究甚少。本書的作者通過本能層、行為層及反思層的闡述,科學地告知我們情感與實用性、可用 性同樣重要。如果我們的設計不能給我們帶來樂趣和快樂,興奮與喜悅,自豪與反叛,焦慮和生氣,害怕和憤怒等多樣性的情感,我們的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無意義的。
我們在評價設計時可能也知道需要考慮情感因素的影響,但基本上是考慮通常意義上褒義的情感因素,事實上不完全是這麼回事,應該說這本書提供給國內的設計師一個全新的設計思考方法。
趙勇智
設計在線網站
2005.3月於上海
對中國來說,Donald在書中所布教的這一切,尤其具有現實的意義。近幾年中國社會在物質方面的進步可稱神速。各種產品、無論是家居還是商業用途,一律求洋求新求奢華。但在奢華的表面下,往往卻忽視了其可用性,更忽視了其和使用環境是否和諧,不能和用戶建立長久的感情紐帶。也就是說在行為層和反思層做得還不夠。Donald的書,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很多新鮮的想法和視角,將有助於我們改善我們的設計。正因為如此,中國的設計人員,特別是軟件設計人員和工業設計人員,是很需要讀一讀本書的。
葉展
人機交互設計師
2005年春節於美國芝加哥
很高興看到我的書將出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產品開發出自中國,中國具有無數個設計學院:未來屬於中國。在瀏覽黃山時,我經歷了一種深刻的變化。這一變化,我確信,是使我寫作這本書的部分原因。因此,看到這本書繞了一個圈子,又回到這些情感的出處,我感到非常心滿意足!
唐納德·A·諾曼
Palo Alto.加利福尼亞
作者簡介
唐納德·A·諾曼,一位享譽全球的認知心理學家。他不僅是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哥分校的名譽教授,同時還是尼爾森·諾曼集團的聯合創辦人和靈魂人物,蘋果公司先進技術組的副總裁和一家遠程教育公司的管理者。他所闡明的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已深入人心,他所寫的《設計心理學》已成了設計人員的必備經典。
本書目錄
第1部分 物品的意義
第1章 美觀的物品更好用
加工的三種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
聚焦(focus)和創造
有準備的頭腦
第2章 情感的多樣性與設計
三種水平的權衡
引起回憶的物品
自我感覺
產品的個性
第2部分 實際的設計
第3章 設計的三種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
本能水平的設計
行為水平的設計
反思水平的設計
個案研究:全國足球聯賽的耳機
設計的多個層面
團體設計與個人設計
第4章 娛樂和遊戲
以娛樂為目的設計物品
音樂與其他聲音
電影的魔力
計算機遊戲
第5章 人物、地點和事件
責備無生命的物體
信任和設計
生活在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世界
情感交流
常聯繫,常打擾
設計的作用
第6章 有情感的機器
有情感的物品
有情感的機器人
機器人的情緒和情感
感知情緒的機器
推論人們情緒的機器
第7章 機器人的未來
未來有情感的機器和機器人:意義和倫理問題
後記 我們都是設計家
個人感想和致謝
書摘內容
序言 三個茶壺
如果你想要一個適合所有人的黃金規則,那就是:在你的房間裡,每一樣東西你覺得都太有用了,每一樣東西,你相信都是美麗的。
——William Morris,「The Beauty of Life」,1880年
我收藏了一些茶壺。其中有一個茶壺完全不可以用,因為茶壺嘴和茶壺柄在同一邊。它是由法國藝術家雅克?卡洛曼創造的,卡洛曼稱它為咖啡壺:一個「專為受虐狂設計的咖啡壺」。我的這個茶壺是原物的一個複製品,它的一張照片在我寫的《設計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那本書(編者註:指的是英文原版書)的封面上。
我收藏的第二個茶壺被稱為「Nanna茶壺」,它獨特的圓墩墩的外形,出人意料地大受歡迎。第三個茶壺有點複雜,卻很實用,它還可以「傾斜」,是由德國Ronnefeldt公司製造的。
卡洛曼的茶壺故意設計得沒法用。Nanna茶壺儘管看起來有點笨拙,但實際上卻很好用。它是由着名的建築師和產品設計師Michael Graves設計的。那個傾斜的茶壺是我在芝加哥的四季旅館(Four Seasons Hotel)喝午茶時發現的,它是根據泡茶的幾個階段設計的。用它泡茶時,我先把茶葉放在裡面的擱板上(在壺的內部,從外面看不到),並把茶壺躺着放置,茶葉浸入水中。在茶將要泡好時我把茶壺傾斜起來,使它與桌面成一定的角度,部分茶葉離開水。在茶完全泡好後我把茶壺豎起來,茶葉不再和茶水接觸。
這些茶壺中哪一個是我經常用的呢?答案是,一個也不常用。
我每天早晨都喝茶。早晨,效率是第一的。因此,醒來後我走進廚房,按下日式熱水器的按鈕燒水,用勺子取出切好的茶葉放進小的金屬泡茶球里。然後,我把金屬球放在茶杯里,倒入熱水,泡上幾分鐘後我的茶便可以喝了。這樣既快速高效,又容易清洗。
為什麼我會那麼喜歡自己收藏的茶壺呢?為什麼我會把它們陳列在廚房的窗台?儘管我不用它們,也把它們擺在那裡,讓自己看得見。
我珍視我的茶壺,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可以泡茶,而且還因為它們本身是雕塑藝術品。我喜歡站在窗前審視它們所具有的不同形狀,欣賞光在它們各種曲面上不停地跳躍。當我招待客人或閒暇時,我會因Nanna茶壺的魅力而用它泡茶,或者因傾斜茶壺的靈巧而用它泡茶。對我來說,設計是重要的,但是我選取哪種設計則由場合、情境,尤其是我的心情決定的。這些茶壺不只是拿來用,作為藝術品,它們還使我的每一天變得輕鬆。不過,也許更重要的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