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恐龙脚印化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恐龙脚印化石

恐龙脚印化石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又发现一组恐龙脚印化石群。这一次发现的恐龙行迹化石群,一共有200多个恐龙足迹。该处地点位于该乡汉溪村二组(小地名:石庙沟),距离石凤窝3.5公里。

简介

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等考古专家前往实地进行调查,经过实地测量,发现每个脚印长约41厘米,最大宽24厘米,步长约58厘米,与成年男子一般在25厘米长的脚印相比,这个脚印化石显然要大得多。脚印遗迹化石有的呈鞋底状,有的则明显有三四个大脚趾。三趾状的脚印大小和人的手掌接近,也有的同脚掌接近。内蒙古博物馆邀请北京自然博物馆和美国克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恐龙足迹专家,在对内蒙古伊克昭盟查布地区进行的实地考察中,首次在中国发现了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并且发现了蜥脚类(食植物恐龙)和兽脚类(食肉恐龙)足迹在一个地方同时出现的现象,这在中国也尚属首次

评价

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说,甲龙背甲化石遗址的发现纯属巧合,2009年诸永高速取土以后,一位当地村民捡到一块漂亮的石头,错将其当做火山岩带回杭州进行鉴定,后经专家确认,是恐龙化石。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10年十一长假期间,东阳市博物馆会同国内外恐龙专家对该处化石埋藏点进行挖掘。出人意料的是,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具甲龙化石,且该化石的背部甲板保存得较为完整。“甲龙是草食类恐龙,生活在9000多万年前,这一化石相对较完整,原始状态保存,这在中国国内尚属首次发现,研究价值很大,如果幸运的话,还可能发现其他种类的恐龙化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专家吕君昌说。几乎同时,在白云街道胡山村黄头坎风车口山一带,国内外专家发现了大量恐龙脚印化石,首次确定恐龙脚印埋藏的地层。根据专家说法,原始层位的发现对研究恐龙行为、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如恐龙的步间距、走路速度、恐龙大小等。已发掘的恐龙化石在现场进行初步的修复后已被运往东阳博物馆进行更细致的研究,现场挖掘还将持续一个星期。[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