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陽不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陽不振 |
納呆食少,腹脹脘悶,大便稀溏,下肢或全身水腫,心悸怔忡,胸中憋悶,形寒肢冷,甚者出現大汗淋漓,四肢逆冷,脈微欲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心陽不振
傳染性; 無
症狀; 納呆食少,腹脹脘悶,大便稀溏,咳喘胸悶;
多發年齡; 中老年
臨床表現
納呆食少,腹脹脘悶,大便稀溏,下肢或全身水腫,心悸怔忡,胸中憋悶,形寒肢冷,甚者出現大汗淋漓,四肢逆冷,脈微欲絕。
證候分析
心陽鼓動血脈,運行全身,故亦有化氣行水之功。
心陽不足,心脈運行受阻,氣不化水,水濕困脾,脾失健運,則納呆食少,腹脹脘悶,大便稀溏;水氣上逆心肺,則咳喘胸悶;水濕外溢肌膚則為水腫;心陽衰微不能溫煦四肢,故形寒肢冷;心陽外脫,則大汗淋漓;陰陽之氣不相順接,則脈微欲絕。
治法
溫通心陽,化氣行水。
方藥
真武湯加減。方中附子,強心、溫陽、散寒;茯苓、白朮健脾利水,導水下行;生薑溫散水氣;芍藥斂陰和陽。水腫甚者,加豬苓、澤瀉、葶藶子;心氣虛,胸悶氣短甚者,加人參、黃芪;汗多者,加龍骨、牡蠣、浮小麥。納呆食少者,加砂仁、雞內金、炒三仙;便溏腹瀉者,加炒山藥、芡實;心陽外脫者,速用「參附針」靜脈注射以回陽固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