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隆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隆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地处那坡县中南部,东接靖西市安德镇,南与百合乡、百省乡毗邻,西邻百都乡,北接城厢镇、坡荷乡,北距那坡县城17千米,区域总面积245.0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德隆乡户籍人口为20825人。

清朝时,现德隆乡境域属镇边县;1984年10月,由德隆公社改为德隆乡。截至2020年6月,德隆乡下辖1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德隆圩。

截至2019年末,德隆乡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2021年4月28日,德隆乡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1]

建置沿革

清朝时,属镇边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德窝乡,属镇边县。

1951年,改为第五区。

1958年,设德隆公社。

1984年10月,由德隆公社改为德隆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下辖德隆、德旺、三章、德康、那造、德乐、昂屯、念头、德孚、平达、团结、文华、德标13个行政村,下设13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德隆乡下辖13个行政村:德隆村、德旺村、三章村、德康村、那造村、昂屯村、德乐村、念头村、德孚村、平达村、团结村、文华村、德标村,乡人民政府驻德隆圩。[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隆乡地处那坡县中南部,东接靖西市安德镇,南与百合乡、百省乡毗邻,西邻百都乡,北接城厢镇、坡荷乡,北距那坡县城17千米, 区域总面积245.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德隆乡属中山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800-1200米,最高点老杨山,海拔1526米;最低点德隆河那造段,海拔500米。

气候

德隆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冬寒夏温,少有霜雪;多年平均气温18℃至20℃,1月平均气温17.5℃,极端最低气温4.4℃;7月平均气温25.5℃,极端最高气温35.5℃;气温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290天,无霜期年平均320天,最长达330天,最短为26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04.3小时,年总辐射94.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天数持续期345天;年平均降水量1441.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0天,最大雨量1875.2毫米,最少雨量995.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德隆乡境内河道属红河水系;德隆河发源于境内德孚杨家山下,由北向南,流经德隆、德旺、德康、那造至清华者兵与百合河连接,境内河道长25千米。

自然灾害

德隆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洪涝灾害出现概率最多,一般年均发生1-2次,主要发生在6-8月间;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5-9月,期间境内连降暴雨多次,总降雨量1032毫米,多处道路崩塌,桥梁、水利设施被冲垮,街道、民房进水,农田被淹,当年粮食绝收,经济损失共35万元。

自然资源

德隆乡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主要为金矿,集中分布在德标村果提屯岩马山一带。2011年,德隆乡有耕地14146亩,人均0.69亩;林地28.01205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总人口有204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626人,城镇化率86.2%;另有流动人口2812人。总人口中,男性10545人,占52女性9893人,占48%;14岁以下3692人,占18.0%;15-64岁14160人,占69.3%;65岁以上2586人,占12.7%;以壮族为主,达18613人,占91.1%;有汉、瑶、苗、彝4个民族,共1825人,占8.9%;其中,汉族1501人,占7.34%;瑶族302人,占1.48%;彝族12人,占0.058%;苗族10人,占0.049%。2011年,德隆乡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8.8‰,人口自然增长率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07人。

截至2017年末,德隆乡常住人口为20586人。

截至2018年末,德隆乡户籍人口为20733人。

截至2019年末,德隆乡户籍人口为20825人。[3]

经济

综述

2002年,德隆乡财政收入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元。

截至2018年末,德隆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截至2019年末,德隆乡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2011年,德隆乡农业总产值达6144万元,比2010年增长14.1%。德隆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德隆乡生产粮食0.56万吨,人均274千克。德隆乡主要经济作物有桑蚕等。2011年,德隆乡芭蕉芋种植面积3450亩,产值达763.4万元;新增桑园面积1639亩,产茧77.4吨;蔬菜种植面积450亩。德隆乡畜牧业以林下养鸡、养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为主。2011年,德隆乡生猪饲养量1.24万头,年末存栏4368头;羊饲养量1436只,年末存栏132只;牛饲养量3862头,年末存栏1583头;家禽饲养量17.3万羽,上市家禽12.8万羽。2011年,德隆乡生产肉类1359吨,其中猪肉1025吨,牛肉62吨,羊肉8吨,禽蛋6.2吨;畜牧业总产值282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03%。2011年,德隆乡水果种植面积450万亩,产量1125吨,主要品种有夏橙、砂糖橘、椪柑、枇杷等。德隆乡渔业以鱼塘、稻田养鱼为主;2011年,德隆乡水产品总产量178吨,渔业总产值36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14%。

工业

德隆乡工业以金属冶炼、金矿采选、木材加工为主。2011年,德隆乡工业总产总值1.9776亿元。有工业企业54家,职工4336人。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商业网点12个,职工18人。2011年,德隆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400万元;有贸易市场1个,年成交额2920万元。

邮电业

2011年,德隆邮政业务总量18540万元,其中纯收入36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23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49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29所,在校生782人,专任教师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564人,专任教师5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6.22%、小升初升学率97.66%、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德隆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90%,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各类科技人才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3人,经营管理人才13人,农村实用人才32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文化站、文化艺术站各1个,有村文化活动中心13个;各类文化专业户6户;有各类图书室13处,藏书0.3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创作队伍成员24人。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学校体育场1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4000户,入户率90%。

医疗卫生

2011年,德隆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门诊部(所)14个;设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12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名,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5人;13个行政村的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德隆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28户,264人,支出32.57万元;医疗救助9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0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326户,人数4700人,支出377.88万元,比2010年增长26%,月人均60元,比2010年增长1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2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152万元;有敬老院3家,床位19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9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133人,参保率65%。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2处;报纸、期刊累计发行230份(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用户685户,电话普及率15%;移动电话用户3825户,宽带接入用户14户。[5]

交通

截至2011年末,德隆乡有县道百(大)平(孟)线、德(隆)百(省)线、百大至各标线3条公路干线交会。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德隆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德隆圩而得名。

风景名胜

德隆乡境内有德孚水源林保护区、区级玄武岩地质公园等景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