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增加 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Good article}}[[File:艾森豪.jpg|缩略图|右|300px|[https://www.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s%3A%2F%2Fi1.kknews.cc%2FSIG%3D1gbdrac%2F6p3n000225nr0qso3n8s.jpg&imgrefurl=https%3A%2F%2Fkknews.cc%2Fhistory%2Feg2kb84.html&docid=jit0i71xWTof6M&tbnid=_TWF54cn-OUGEM%3A&vet=10ahUKEwjCxt_HspnkAhXp-GEKHcCjCUwQMwh6KCkwKQ..i&w=640&h=754&bih=937&biw=1920&q=%E8%89%BE%E6%A3%AE%E8%B1%AA&ved=0ahUKEwjCxt_HspnkAhXp-GEKHcCjCUwQMwh6KCkwKQ&iact=mrc&uact=8 原圖連結][https://kknews.cc/history/eg2kb84.html 圖片來 源kknews]]]'''德 怀 · 維• 维· 艾森豪威 '''(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國]]五星上將、政治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擔任中北非及[[歐洲]]地區最高指揮官而成名,先後策劃[[火炬行動]]、[[西西里島戰役]]及[[諾曼地登陸]]。
1941年艾森豪晉升為少將,雖然他的行政能力出眾,但從未指揮過大型部隊,也還未被視為是主要作戰行動的潛在指揮官。[[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對[[軸心國]]宣戰。考慮到艾森豪有豐富的參謀工作經驗,[[馬歇爾]]迅速的他任命為美軍參謀部作戰處處長,不久即升為少將。此時的艾森豪注意到,美國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而[[羅斯福]]和馬歇爾卻要「先歐後亞」。他贊同這種戰略觀點,雖然沒有資格參與有關[[同盟國]]戰略問題的高層會議,但已經具備最高統帥的眼光。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g2kb84.html | title =艾森豪為什麼像「坐火箭」一樣從上校一躍而成盟軍總司令?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8-03-11 | accessdate =2019-08-16}}</ref>
1942年6月,歐洲戰區盟軍司令部成立,艾森豪被任命為司令並晉升中將。1942年7月[[北非]]英軍及美軍接連受挫 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極力支持下,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
艾森豪被任命為「北非戰區盟軍總司令」,負責籌劃和指揮在北非代號為「火炬」的登陸行動。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分別占領了[[阿爾及爾]]、奧蘭和[[摩洛哥]],對敗退[[突尼西亞]]的德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北非登陸的成功為盟軍順利地完成北非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前從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的艾森豪經過北非戰役後聲名大噪,並於1943年晉升上將。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military/ynzxggb.html | title =艾森豪是如何一步步從士兵走向美國總統,看完之後你會佩服他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7-09-24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於1943年[[德黑蘭會議]]盟軍表明了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決心,會後艾森豪被任命為指揮“霸王”行動的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認為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在於如何獲得諾曼第地區的制空權。他要求英國的空軍應在他的控制之下進行諾曼第之戰。這個決定遭到英國戰略空軍司令哈裡斯的反對,這使一貫處事謹慎,態度和藹的艾森豪十分生氣並宣佈:“如果這個問題不能獲得滿意的解決,我將提出辭職。”英國不得不同意把戰略空軍交由艾森豪指揮。美國空軍和其他有關國家的空軍也都作了同樣的安排。接著,他與法國人又達成了忍受損失的協定。這樣,制空權的問題就被解決了。
起初[[諾曼第登陸]]]訂於5月,因氣候不佳而推遲至6月5日,然而登陸行動實施前夕海象不佳,大多數將領主張延後行動,但艾森豪毅然決定利用6月6日這天天氣有短暫好轉的間隙展開攻擊行動。聯軍的傘兵和空運部隊首先開始在諾曼第著陸,接著是海空軍進行炮擊轟炸,在海空軍的火力掩護和特種坦克的引導下向諾曼第海灘發起衝擊,到深夜就取得了初戰勝利,登陸成功。此後盟軍勢如破竹的解放[[法國]],並進攻[[德國]],為二戰的勝利奠定基礎。<ref name="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元帥篇 2015">{{cite book|author=馬夫 |title=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元帥篇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Ljr1BwAAQBAJ |year=2015 |publisher=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ref>
諾曼第登陸後艾森豪發表了一份激情澎湃的演講:“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栖登陸戰,這是盟軍的偉大勝利,這是全體官兵浴血奮戰的結果,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將就此挖掘。”
演講完畢,電臺工作人員在整理文稿時,卻無意中發現了另一份內容截然不同的演講稿 “我悲傷地宣佈,我們登陸失敗。這次失敗完全是我個人決策和指揮失誤造成了,我願意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 一個事件,兩份演講稿。一份為勝利而準備,一份為失敗而準備。艾森豪在讓人看到他天才的戰略戰術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他勇於接受失敗的豪情。<ref> {{cite news | url =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2/07-27/4064061.shtml | title =沒有用上的“失敗宣言” | publisher = 中國新聞網 | date=2012-07-26 | accessdate =2019-08-14}}</ref>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2Wi-hFlJ8 |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 480 |description=D-Day演講 }}
=== 內政舉措 ===
艾森豪主要延續[[羅斯福新政]],並擴大至衛生、教育層面,並施行平衡預算,但由於軍費和援助其他國家費用 日劇 不斷 增加,最後仍出現赤字。
對於農產品過剩的問題,他採取減少補貼的措施,但遭到農場主的反對並向國會議員遊說希望影響。
艾森豪認為建設[[州際公路]]可提高軍隊機動性並促進經濟成長,故大力支持且於1956年簽署由聯邦政府資助建設州際公路系統的法案。<ref>{{cite web |url=https://www.army.mil/article/198095/dwight_d_eisenhower_and_the_birth_of_the_interstate_highway_system | title= Dwight D. Eisenhower and the birth of the 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 | date=2018-03-01 | publisher=U.S.Army | accessdate=2019-08-23}}</ref>
1974年入選[[高爾夫名人堂]]的高爾夫球巨星[[阿諾德•帕默]]這樣評價:“在高爾夫普及方面,我們很難再找到第二個有艾森豪總統的貢獻這麼大的人了。他不僅推動了美國的高爾夫運動發展,也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高爾夫運動發展。他的知名度,以及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激勵千百萬人首次參與這項運動。今天從事高爾夫行業的人都需要好好地感謝他。”
艾森豪8年的白宮生涯共打過800輪18洞。不過,直到他77歲的那年,艾森豪才實現了高爾夫球生涯最期待的一杆進洞。
2009年 [[ 美國高爾夫球協會 ]] 宣佈,有鑑於艾森豪對高爾夫球運動普及的貢獻,將他選入世界高爾夫球名人堂,成為第一位入選高爾夫球名人堂的美國總統。<ref name="搜狐"/><ref>{{cite web |url=http://www.fogolf.com/node/2303 | title= 美國高爾夫球名人堂的第一位總統——艾森豪 | date=2009-06-29 | publisher=高爾夫愛好者 | accessdate=2019-08-19}}</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golf.tw/notice/848 | title= 艾森豪入選高爾夫名人堂 成美國總統第一人 | date=2009-06-28 | publisher=環球高爾夫 | accessdate=2019-08-23}}</ref>
=== 落地的麥子不死 ===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