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御三家锦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白锦鲤原图链接
大正三色锦鲤原图链接搜狗图片

鲤鱼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由日本的培育,出现了现在的锦鲤,不仅如此,锦鲤还被称为日本的国鱼。而锦鲤品种繁多,锦鲤品种中的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又是最初培育出来的,所以是锦鲤中的代表,被称为御三家锦鲤[1]

有句关于锦鲤的话是“锦鲤始于红白”,也就是锦鲤最开始就是红白先培育出来的日本新泻县的人惊觉鱼身上出现有红白相间的花纹,并且很漂亮,就开始不断的研究改良,然后就是对锦鲤血统的研究和命名。也就出现了高档的锦鲤观赏鱼。

中文学名: 锦鲤
拉丁学名: Cyprinus carpio
别 称: 红鲤鱼 花脊鱼 御三家锦鲤
二名法: Cyprinus carpio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鲤形目
科: 鲤科
亚 科: 鲤亚科
属: 鲤属
亚 属: 鲤亚属
种:
分布区域: 广布种,中国,俄罗斯,欧洲,朝鲜,日本

形态特征

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

养价值。其体长可达1-1.5米。锦鲤由不同的色彩、图案和鱼鳞来区分。其中蝴蝶锦鲤是于20世纪80年代才培育成功,以长而平滑的鳍而出名其实际上是由锦鲤和亚洲鲤鱼杂交而成,并不是真正的锦鲤。 锦鲤的色彩包括一到数种颜色,其中包括:白、黄、橙、红、黑和蓝(一种由于鱼鳞下黑色所呈现的浅灰色阴影),颜色成无光或有光泽的。尽管图案有着无尽的变化,但最好的图案是头顶的圆形小斑点和背部阶梯石状的图案。鱼鳞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大或小;或者有皱褶,如同“钻石”一般。

生长习性

锦鲤为杂食性。锦鲤生性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对水温适应性强。可生活于5-30℃水温环境,生长水温为21-27℃。 除水温的高低和饵料的丰富能影响锦鲤的生长速度外,雌、雄鱼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差异。锦鲤的年龄测定,与多数鱼类相同,测定鳞片的年轮数,即表示锦鲤的年龄。

种群分布

锦鲤的最大生产国是日本,它拥有最成熟的养殖技术与设备,并拥有大量高品质、血统纯正的锦鲤,受到各国爱好者追捧。他们每年都要到锦鲤的发祥地——日本的广岛、新泻地区寻找铭鲤。近年来,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等新兴国家异军突起,饲养水平与产品竞争力直逼日本,有力地冲击了日本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御三家锦鲤主要品种

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被称为御三家锦鲤,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最先培育研究出来,更是因为他们的体色鲜艳、浓重,吸引眼球,大多数饲养者在锦鲤养殖过程中大多都会选择御三家锦鲤。

御三家之红白:红白锦鲤最重要的鉴赏点是白底纯白如雪,绯色则是要高雅的深红色。其实是花纹的边缘要整齐且清晰分明。再者是要求游资优美,体型健硕,应具有梭子流线型的体型。可称为优质锦鲤。

红白锦鲤

红白锦鲤的底色为白上衬红色斑纹,是日本锦鲤的正统,有“绐于红白,终于红白”的美称。红白锦鲤中最可贵的品种是白色中绯红色要在眼部之上;其次是嘴部,没有绯红色而只是白色的是上等鱼。根据其背部斑纹的数量、形状和部位可分为如下品种:

(1)二段红白锦鲤在洁白的鱼体上,有2段绯红色的斑纹,宛如红色的晚霞,鲜艳夺目。躯干部的红斑,要左右对称才算佳品。[2]

(2)三段红白锦鲤在洁白的鱼体背部生有3段红色的斑纹,非常醒目。

(3)四段红白锦鲤在银白色的鱼体上散布着4块鲜艳的红斑。

(4)一条红锦鲤从头部到尾柄有一红色的条带。

(5)闪电纹红白锦鲤鱼体上从头至尾有一红色斑纹,此斑纹形状恰似雷雨天的闪电光弯弯曲曲,因此而得名。

(6)富士红白锦鲤在头上有银白色的粒状斑点,就像是富士山顶的积雪。但是此斑点一般只出现在1龄或2龄的鱼体上。

(7)御殿樱锦鲤小粒红斑聚集成葡萄状的花纹,均匀地分布在鱼体背部两侧。

(8)金樱锦鲤御殿樱锦鲤红色鲜艳的鳞片边缘嵌有金色的线,称为金樱锦鲤。此是名贵品种,外表非常美丽。

大正三色锦鲤

大正三色锦鲤原图链接搜狗图片

大正三色锦鲤[3]产生于1915年日本大正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在鱼体的纯白底色上布红色和黑色斑纹。这种鱼,最好的是黑色部分如墨一样黑,背侧有大的绯红色斑纹和黑色斑纹和谐地排列。所有的颜色必须显现在背部上方才算正品。大正三色锦鲤有的以斑纹新奇的色彩而制胜;有的却以姿态优雅、体形丰满、格调奇特而引入注目。根据其鱼体上红、黑色斑的分布可分为:

(1)口红三色锦鲤在鱼的嘴唇上生有圆形的鲜艳小红斑,极为俊俏。

(2)赤三色锦鲤指从头至尾柄有连续红斑纹的大正三色锦鲤。

(3)富士三色锦鲤在鱼体雪白的底色上,除有红、黑两种斑纹以外,头部出现银白色粒状斑纹。

(4)德国三色锦鲤以锦鲤为基本型,鱼体无鳞,在白色皮肤上,赫然呈现出红、黑斑纹。幼鱼时期鱼体尤为华丽。




昭和三色锦鲤

昭和三色锦鲤原图链接百度图片

昭和三色锦鲤[4]产生于1927年日本昭和年代。其主要特点是鱼体的黑色底色上有红、白花纹点缀,胸鳍基部有圆形黑斑,又称元黑。昭和三色锦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华丽而矫健,是锦理中的精华。其主要品种有:

(1)淡黑昭和锦鲤在其黑斑上,所有的鳞片呈浅黑色,淡雅优美,别具风采。

(2)绯昭和锦鲤从头部至尾部,有大面积的红色花纹,红黑相同,艳丽而庄重。

(3)近代昭和锦鲤鱼体仍由黑、红、白三色组成,但是白色斑纹居多,黑纹犹如黑点白宣,具有大正三色锦鲤的鲜明色彩。

(4)德国昭和锦鲤以镜鲤为基本型。德国鲁鱼体披上昭和三色锦鲤的彩衣,花纹鲜明。


锦鲤的命名

锦鲤,原产地在中亚细亚,后传到中国,在中国古代宫廷技师按照培育金鱼锦鲫的方法筛选出来的符合大众审美观的变异品种,锦鲤品种的原始为我国的红色鲤鱼(我国江西的红鲤、浙江杭州的金鲤),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经非常普及。近代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许多优良品种都是日本培育出来的,也因此许多锦鲤都是用日本名称来命名的。在1804—1829年,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池中以供观赏,初期叫“绯鲤”、“色鲤”、“花鲤”,二战后改成为“锦鲤”。锦鲤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锦,故得其名。日本贵族认为锦鲤有一种武士风范,能泰然自若、临危不惧。因此在日本已经被推崇为“国鱼”,被誉为“水中活宝石”和“观赏鱼之王”。由于它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因其长寿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昧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故颇受人们欢迎。目前已达十三个大类119个品种。

锦鲤的起源

锦鲤的祖先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鲤鱼的原产地为中亚细亚,后传到中国,在日本发扬光大。

锦鲤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在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中区附近的山古志村、鱼沼村等二十村乡(现在已成为小千谷市的一部分),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别光出自昭和,这里疑有误)。到了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

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星野友右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佐滕武平于昭和**(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

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纲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长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间野宝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来的。经过日本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每年十月至十二月,来自世界各地的锦鲤爱好者去集此地,一为选购自己喜爱的锦鲤,二来瞻仰闻名于世的“日本锦鲤“发祥地。

參考來源